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弓形虫病概况 | 第9-26页 |
·弓形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 | 第9-10页 |
·弓形虫的基因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弓形虫病病原学特点 | 第11-15页 |
·在猫体内的发育 | 第14页 |
·在其它动物体内的发育 | 第14-15页 |
·弓形虫病的治疗 | 第15-16页 |
·早发现,早治疗 | 第15页 |
·剂量要足,首次用量加倍 | 第15-16页 |
·用药疗程够 | 第16页 |
·弓形虫病的预防 | 第16-17页 |
·弓形虫病人及各种动物的发病特点 | 第17-20页 |
·弓形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病原学检查方法 | 第20页 |
·免疫学诊断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弓形虫疫苗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·弓形虫全虫疫苗 | 第23-24页 |
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| 第24-25页 |
·弓形虫疫苗研究小结 | 第25-26页 |
2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6-31页 |
·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血清来源 | 第26页 |
·血清分离 | 第26页 |
·检测试剂 | 第2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猪血清弓形体IgG的ELISA检测 | 第27页 |
·结果判定 | 第27页 |
·试验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| 第27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27-31页 |
3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31-38页 |
·首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对龙岩市弓形虫进行血清学调查 | 第31-32页 |
·龙岩市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与部分省内、本市报道相符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日龄阶段和不同猪群猪弓形虫抗体情况不同(见表1) | 第33-34页 |
·龙岩各县(市、区)猪场弓形虫感染平均为48.81%,各县(市、区)之间略有差异 | 第34页 |
·通过连续2年对龙岩市各县(市、区)猪场采样,用ELISA对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显示(见图2),总体猪场阳性率48.81%(41/84)。其中2011年为51.22%(21/41),2012年为46.51(20/43) | 第34页 |
·通过对不同区县猪感染弓形虫阳性率检测显示(见图2),永定26.67%(13/60),上杭25.81%(40/155,),武平25.71%(45/175)这3个县较高,新罗,连城,长汀,漳平较低 | 第34页 |
·通过对不同规模的猪场感染弓形虫检测发现,基本呈现猪场规模越大,弓形虫阳性率越低,反之,猪场规模越小,弓形虫阳性率越高 | 第34-35页 |
·猪场与居民区距离越近,猪群弓形虫感染率越高,反之,猪场与居民区距离越远,猪群弓形虫感染率越低 | 第35-36页 |
·猪场饲养其他牲畜的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(见图3) | 第36页 |
·省内外对各种畜禽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调查表明,犬、猫、牛、羊、鸡等存在一定程度的抗体阳性率,其中犬、猫、牛、羊抗体阳性率较高,弓形虫病防控形势严峻 | 第36-37页 |
·2011年-2012年对5个跟踪猪场弓形虫治疗情况,说明常规药物磺胺嘧啶对弓形虫的防治有效 | 第37页 |
·从本次ELISA调查情况看,弓形虫感染率呈散发性的流行,其感染率的高低与饲养时间长短,饲养条件好坏等而有所差异 | 第37-38页 |
4 小结 | 第38-39页 |
·龙岩市猪群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为23.56%,不同猪群有一定差异 | 第38页 |
·龙岩市猪场弓形虫阳性率平均为48.81%,各县(市、区)之间略有差异 | 第38页 |
·猪场规模越大,猪群弓形虫阳性率越低,反之,猪场规模越小,猪群弓形虫阳性率越高 | 第38页 |
·猪场与居民区距离越近,猪群阳性率越高,反之,距离居民区越远,猪群阳性率越低 | 第38页 |
·猪场所饲养其他牲畜猫、狗、鸡等对猪群阳性率有影响.猪场饲养其他牲畜为阳性的,猪场也是为阳性 | 第38页 |
·常规药物磺胺嘧啶对弓形虫的防治有效 | 第38-39页 |
附表1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