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北京市“大学生社工”流失问题研究--以丰台区T街道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引言第8-1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8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创新点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的选取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1-13页
2 概念界定、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3-22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社会工作者第13页
     ·社区工作者第13-14页
     ·“大学生社工”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·需求层次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公平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·双因素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·社区工作者流失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“大学生社工”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北京市“大学生社工”流失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对现有研究的述评第20-22页
3 大学生社工流失情况分析:以T街道为例第22-26页
   ·T街道基本情况和大学生社工流失基本情况第22-24页
   ·大学生社工在社区的工作情况第24-26页
4 大学生社工流失的原因分析第26-38页
   ·政府制度层面的原因第26-35页
     ·工作内容覆盖面广第26-28页
     ·福利待遇低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发展空间有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身份不明确第33-35页
   ·市场层面的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  ·社区工作的公益而非盈利性质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职业带来的价值感低第36-38页
5 建议与对策第38-41页
   ·提高大学生社工的薪酬待遇第38页
   ·加强大学生社工的培训管理第38-39页
   ·满足大学生社工的高层次需求第39-41页
6 结语第41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A: 访谈问题第46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乡村教师边缘地位的形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