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我国网络监督制度建设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1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和目的第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·创新之处第12-13页
2 网络监督基本分析第13-22页
   ·网络监督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监督第13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要素第14页
   ·网络监督产生的必然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·传统监督方式的局限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网络技术与监督方式变革第15页
     ·监督主体意识的提升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监督客体强力推动第16页
   ·网络监督评价第16-22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的效能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的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的局限第20-22页
3 我国网络监督制度建设现状第22-28页
   ·网络监督制度建设成果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的发展生机盎然第23页
     ·网络技术发展为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人民群众利用网络实现有效举报第24页
   ·网络监督制度建设不足第24-28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主体存在的问题第25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客体存在的问题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网络监督过程存在的问题第27-28页
4 有效推进我国网络监督制度建设的建议第28-35页
   ·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的规范和保障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完善网络监督制度化相关法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完善制度化平台以保障信息及时处理与反馈第29-30页
   ·积极应对推动网络监督和谐健康发展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网络监督深入开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加深理解顺畅监督渠道第31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的救济保障第31页
     ·重视网络监督与主流媒体监督融合强化第31-32页
   ·加大力度继续促进我国网络技术健康发展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加大对网络高新技术的研发第32页
     ·完善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处理机制第32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的专业渠道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培育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有利环境第33页
     ·加强信息的公开化建设第33-34页
   ·加强教育及引导优化网络环境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加强教育培训促进网络监督有序开展第34页
     ·进行网络道德建设以优化网络监督环境第34-35页
结束语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致谢第38-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竞争机制研究
下一篇: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疏导机制--以辽宁省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