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

开放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24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一、深化素质教育需要中小学开放的课堂教学管理第9页
  二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开放的课堂教学管理第9-10页
  三、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需要改变封闭的教学环境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研究价值第11-12页
  一、理论价值第11页
  二、实践价值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文献综述第12-22页
  一、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动态第12-18页
  二、国外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研究综述第18-21页
  三、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述评第21-22页
 第四节 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一、文献法第22页
  二、访谈法第22-24页
第二章 开放理念与中小学教学管理概述第24-36页
 第一节 开放与开放理念第24-26页
  一、开放的含义第24-25页
  二、开放理念第25-26页
 第二节 开放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意义第26-30页
  一、开放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第27-28页
  二、开放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第28-29页
  三、开放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开放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第30-36页
  一、师生关系的民主性第30-31页
  二、教学时空的广延性第31-33页
  三、课堂结构不完整性第33页
  四、教学过程的合作性第33-36页
第三章 中小学开放课堂教学的缺陷与原因第36-46页
 第一节 中小学开放课堂教学的缺陷第36-41页
  一、教学资源配置失衡第36-37页
  二、课堂教学方式专制第37-38页
  三、课堂教学过程偏见第38-40页
  四、课堂教学行为阻隔第40-41页
 第二节 中小学开放课堂教学缺陷的原因分析第41-46页
  一、传统教育哲学影响第41-42页
  二、教师专业情感感染第42页
  三、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第42-44页
  四、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第44-46页
第四章 走向开放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第46-65页
 第一节 开放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原则第46-48页
  一、自主性原则第46页
  二、开放性原则第46-47页
  三、实效性原则第47-48页
 第二节 构建开放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第48-56页
  一、教学理念的开放性第48-49页
  二、师生关系的开放性第49-50页
  三、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第50-51页
  四、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第51-54页
  五、教学途径的开放性第54-56页
 第三节 创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第56-60页
  一、自主松散式第56-57页
  二、民主讨论式第57-58页
  三、多向联系式第58-60页
 第四节 完善开放课堂教学的考核评估第60-65页
  一、用发展性评价观评价课堂第60页
  二、用开放性的问题检测评价学生第60-62页
  三、明确开放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第62页
  四、追踪开放课堂教学效果第62-63页
  五、纠正开放课堂教学偏差第63-65页
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附录第69-71页
后记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
下一篇:空间受限多体问题周期和拟周期解的存在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