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0m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截面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大跨度主拱截面形式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箱型肋拱 | 第13页 |
·箱型板拱 | 第13-14页 |
·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稳定、抗震、抗风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稳定性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大跨度拱桥抗震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大跨度拱桥静风稳定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主拱构造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8-37页 |
·拱轴线 | 第18-23页 |
·圆曲线 | 第18-19页 |
·抛物线 | 第19-21页 |
·悬链线 | 第21-23页 |
·其他线形 | 第23页 |
·矢跨比 | 第23-26页 |
·矢跨比对主拱受力和稳定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矢跨比的分布 | 第24-26页 |
·拱上建筑 | 第26-33页 |
·拱上建筑的类型 | 第26-28页 |
·拱上建筑与主拱的联合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拱上建筑的实例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施工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静风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 | 第34-35页 |
·静风稳定性能 | 第34页 |
·抗震性能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600m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 | 第37-78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37-39页 |
·设计标准及规范 | 第37页 |
·设计技术标准 | 第37页 |
·总体布置 | 第37-39页 |
·主拱截面的初拟 | 第39-43页 |
·截面形式 | 第39页 |
·变截面方式 | 第39-42页 |
·截面尺寸 | 第42-43页 |
·ANSYS优化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ANSYS优化简介 | 第43-44页 |
·ANSYS优化方法 | 第44-45页 |
·600m级混凝土拱桥建模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ANSYS板单元介绍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46-49页 |
·优化结果与讨论 | 第49-76页 |
·拱轴系数 | 第49-52页 |
·整体优化 | 第52-53页 |
·变截面范围 | 第53-56页 |
·拱脚处截面宽度 | 第56-59页 |
·等截面处截面宽度 | 第59-62页 |
·宽度变化函数的指数 | 第62-65页 |
·拱脚处截面高度 | 第65-68页 |
·等截面处截面高度 | 第68-70页 |
·拱圈外缘板厚度 | 第70-73页 |
·拱圈腹板厚度 | 第73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四章 拱圈试设计的合理性验证 | 第78-99页 |
·主拱圈构造 | 第78页 |
·恒载验算 | 第78-81页 |
·稳定性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拱桥的稳定理论 | 第81-82页 |
·拱圈稳定性验算 | 第82-84页 |
·抗震性分析 | 第84-93页 |
·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| 第84-87页 |
·自振特性 | 第87-88页 |
·反应谱分析 | 第88-93页 |
·抗风性能分析 | 第93-98页 |
·风荷载 | 第93-95页 |
·静风作用下拱圈验算 | 第95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9-101页 |
·结论 | 第99-100页 |
·展望 | 第100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04页 |
一、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| 第104页 |
二、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