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移动实景采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各章节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移动三维GIS实景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| 第19-29页 |
·移动三维GIS实景采集系统平台 | 第19-21页 |
·系统平台的基本组成 | 第19页 |
·相关数据采集传感器 | 第19-21页 |
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21-26页 |
·GPS/IMU组合导航原理 | 第23-25页 |
·多传感器的时间同步与空间配准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全景相机原理及内外参数标定 | 第29-48页 |
·传统相机基本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坐标系平面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线性相机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非线性相机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全景相机基本模型 | 第32-34页 |
·基本物理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成像几何过程 | 第33-34页 |
·相机校正原理 | 第34-37页 |
·相机内部参数 | 第34-35页 |
·相机外部参数 | 第35-37页 |
·相机校正 | 第37页 |
·所有相机常用标定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传统标定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主动视觉相机标定 | 第41页 |
·相机自标定方法 | 第41页 |
·全景相机内外参数标定实现 | 第41-46页 |
·标定流程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GPS/IMU数据滤波处理算法研究 | 第48-57页 |
·移动平台GPS/IMU导航问题的描述及数学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GPS/IMU导航问题的描述 | 第48页 |
·状态方程与观测方程 | 第48-49页 |
·无迹粒子滤波算法 | 第49-50页 |
·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| 第50-52页 |
·基本粒子群算法 | 第50-51页 |
·混沌优化粒子群 | 第51-52页 |
·融入混沌粒子群优化的UPF算法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多传感器的空间与时间配准基本研究 | 第57-66页 |
·多传感器的空间配准 | 第57-62页 |
·CCD相机与GPS空间配准 | 第57页 |
·激光扫描仪LS与GPS空间配准 | 第57-62页 |
·激光扫描仪极坐标系转换到扫描仪空间直角坐标系 | 第57-59页 |
·激光扫描仪空间坐标系转换到采集平台坐标系 | 第59-60页 |
·采集平台坐标系转换到GPS坐标系 | 第60-62页 |
·激光扫描仪LS与GPS/IMU的时间同步 | 第62-63页 |
·实验配准结果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三维GIS实景采集实例基本实现 | 第66-79页 |
·城市3D GIS实景采集系统的架构 | 第66页 |
·实景采集系统的总体实现 | 第66-69页 |
·主要采集设备选型 | 第66-67页 |
·采集设备固定支架 | 第67-68页 |
·实景数据采集平台车 | 第68-69页 |
·采集城市实景三维GIS数据 | 第69-76页 |
·实景影像序列 | 第70-71页 |
·位置与姿态数据 | 第71-74页 |
·激光扫描仪数据 | 第74-76页 |
·以教学楼周边场景为例的三维GIS实景 | 第76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主要研究总结 | 第79-80页 |
·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