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式英语与汉语普通话r音实验对比研究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·音节首r音 | 第12-13页 |
| ·音节末r音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问题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语音实验 | 第16-25页 |
| ·实验准备 | 第16-17页 |
| ·发音人 | 第16页 |
| ·实验语料 | 第16-17页 |
| ·录音 | 第1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7-25页 |
| ·辅音r变体类型 | 第17-19页 |
| ·擦音类型谱重心、离散度空间图 | 第19-21页 |
| ·通音辅音共振峰 | 第21-22页 |
| ·儿化元音变化段时长比率、F3下降率 | 第22-25页 |
| 第三章 PTH与GA辅音r对比分析 | 第25-35页 |
| ·辅音r变体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5-29页 |
| ·后接元音 | 第26-27页 |
| ·声调(重音) | 第27-28页 |
| ·词中位置 | 第28-29页 |
| ·擦音类型r对比 | 第29-32页 |
| ·通音类型r对比 | 第32-33页 |
| ·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PTH与GA儿化元音对比分析 | 第35-44页 |
| ·儿化元音类型 | 第35-38页 |
| ·儿化元音构音方式 | 第38-42页 |
| ·变化段时长比率 | 第39-40页 |
| ·变化段F3下降率 | 第40-42页 |
| ·时长比率、F3下降率格局图 | 第42页 |
| 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44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