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股东查阅权案例引述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龚红印诉南京邦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案 | 第12-16页 |
一、 案情介绍 | 第12-14页 |
二、 案情分析 | 第14-15页 |
三、 案例涉及争议问题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股东查阅权存在的争议问题 | 第16-29页 |
第一节 股东资格与查阅权的行使 | 第16-20页 |
一、 股东资格的确认 | 第16-17页 |
二、 查阅权主体资格确认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查阅会计账簿正当目的的认定 | 第20-25页 |
一、 我国立法现状 | 第20-21页 |
二、 正当目的的历史沿革 | 第21-22页 |
三、 国外立法的借鉴 | 第22-25页 |
第三节 查阅权客体范围的限定 | 第25-29页 |
一、 公司账簿的含义 | 第26-27页 |
二、 公司财务信息的运作流程 | 第27页 |
三、 国外立法借鉴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完善股东查阅权制度的建议 | 第29-37页 |
第一节 完善我国股东查阅权制度,扩大查阅权的客体范围 | 第29-30页 |
一、 原始凭证 | 第29-30页 |
二、 审计报告 | 第30页 |
第二节 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来规避“正当目的”概念的模糊性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明确查阅权的行使程序 | 第32-33页 |
一、 我国查阅会计账簿的程序 | 第32-33页 |
二、 关于查阅的时间和地点 | 第33页 |
第四节 完善查阅权纠纷的救济程序 | 第33-35页 |
一、 单独设立查阅权纠纷的诉讼程序 | 第34页 |
二、 采用非讼程序裁决 | 第34-35页 |
第五节 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 | 第35-36页 |
一、 检查人选任制度的概念 | 第35-36页 |
二、 立法实践 | 第36页 |
三、 我国借鉴 | 第36页 |
第六节 明确查阅权纠纷诉讼的责任承担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后记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