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1、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背景 | 第8页 |
| ·动态标志概念 | 第8-9页 |
| 2、VI 中动态标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国内外现状概述 | 第9-11页 |
| 3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| 4、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VI 中动态标志的设计分析 | 第12-41页 |
| 1、图形设计分析 | 第12-34页 |
| ·对具有可拓展性的动态标志而言 | 第13-26页 |
| ·按组织关系划分 | 第13-15页 |
| ·按图形表现形式划分 | 第15-26页 |
| ·对具有动画性的动态标志而言 | 第26-34页 |
| 2、色彩选择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3、字体设计分析 | 第36页 |
| 4、技术实现手段 | 第36-38页 |
| 5、识别性 | 第38页 |
| 6、视觉心理 | 第38-39页 |
| 7、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第三章 VI 中动态标志的应用分析 | 第41-53页 |
| 1、展示媒介层面应用 | 第41-44页 |
| ·不同展示媒介中的应用 | 第41-43页 |
| ·对可拓展性标志而言 | 第41-42页 |
| ·对动画性标志而言 | 第42-43页 |
| ·应用局限与可能出现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| 2、动态标志对于不同行业品牌或机构等的适用性分析 | 第44-52页 |
| ·设计方现状概述 | 第44-46页 |
| ·客户行业类型分布与适用性分析 | 第46-52页 |
| 3、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四章 VI 中动态标志设计与应用的创新开拓意义 | 第53-55页 |
| 1、创新表现形式 | 第53-54页 |
| 2、开拓思维方式 | 第54页 |
| 3、趋势展望 | 第54-55页 |
| 第五章 动态标志自主设计实践 | 第55-57页 |
| 1、使用方概况 | 第55页 |
| 2、设计实践 | 第55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5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