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17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10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2-16页 |
(一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二) 研究评述 | 第15-16页 |
四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校车安全法律体系的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一、校车 | 第17-18页 |
二、校车安全 | 第18页 |
三、校车安全法律制度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我国校车安全问题归因分析之表面原因 | 第20-28页 |
一、校车驾驶员问题 | 第21-23页 |
二、车辆性能问题,尤其是黑校车现象非常猖獗 | 第23-25页 |
三、超载问题 | 第25-26页 |
四、其他原因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我国校车安全问题归因分析之深层原因 | 第28-34页 |
一、深层原因——校车管理中行政管理的懈怠 | 第28-30页 |
(一) 校车经费不足且不均衡是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“软肋” | 第28-30页 |
(二) 政府缺位于校车安全的监督管理 | 第30页 |
二、深层原因——保障校车安全社会意识的匮乏 | 第30-31页 |
三、深层原因——法律的缺失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》的法律评析 | 第34-40页 |
一、《条例》的意义 | 第34-35页 |
二、《条例》的弊端 | 第35-40页 |
(一) 《条例》内容的违法性和局限性 | 第35-38页 |
(二) 《条例》实际操作性过弱 | 第38-40页 |
第六章 构建保障校车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 | 第40-43页 |
一、完善校车安全法律制度 | 第40-41页 |
二、培养公众的科学法律精神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