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一、台湾禁治产人监护制度及改革 | 第13-17页 |
(一) 台湾地区禁治产制度 | 第13-15页 |
(二) 禁治产制度的立法改革过程 | 第15-17页 |
二、台湾地区新修正的民法监护制度 | 第17-25页 |
(一) 新法修正的主要内容 | 第17-22页 |
1. 改禁治产宣告为成年监护 | 第17页 |
2. 放宽监护人选任的限制 | 第17-19页 |
3. 明确监护人职权内容 | 第19-20页 |
4. 增订辅助监护制度 | 第20-21页 |
5. 重设成年监护登记 | 第21页 |
6. 吸收先进的成年监护制度理念 | 第21-22页 |
(二) 评析 | 第22-25页 |
1. 类型化的成年监护制度 | 第22-23页 |
2. 扩大监护对象的保护范围 | 第23页 |
3. 运用新理念以迎合人权观念 | 第23页 |
4. 成年监护制度呈现社会法性质 | 第23-24页 |
5. 改革并未涉及任意监护制度 | 第24-25页 |
三、德国、日本、台湾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比较 | 第25-31页 |
(一) 德国的《成年照管法》 | 第25-27页 |
1. 德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特色 | 第25-26页 |
2. 制度理念和修法重点 | 第26-27页 |
(二) 日本的成年人监护制度 | 第27-29页 |
1. 监护制度的基本理念 | 第27页 |
2. 监护制度的特点 | 第27-29页 |
(三) 德国、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之比较 | 第29-31页 |
1. 监护制度的制度设计 | 第29页 |
2. 监护宣告的申请程序 | 第29页 |
3. 保护对象的范围 | 第29页 |
4. 任意监护制度的适用 | 第29-30页 |
5. 国家监护的设定 | 第30-31页 |
四、大陆地区的成年监护制度检讨与改革 | 第31-36页 |
(一) 成年监护制度的检讨 | 第31-33页 |
1. 监护模式单一化 | 第31页 |
2. 监护制度的保护范围过小 | 第31-32页 |
3. 缺乏监督机制 | 第32页 |
4. 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 | 第32-33页 |
(二) 成年监护制度的改革 | 第33-36页 |
1. 公权力介入监护制度 | 第33-34页 |
2. 实现本人的意思自治 | 第34页 |
3. 增加监护人的权利 | 第34页 |
4. 扩大监护对象的范围 | 第34-35页 |
5. 完善完善保障制度和措施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