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技术概述 | 第9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进程 | 第9-11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1页 |
·微弱光信号的检测技术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论文的工作及其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的搭建 | 第13-23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的构建 | 第13-14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基本流程 | 第13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的组成 | 第13-14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的初步建模 | 第14-22页 |
·Pro/ENGINEER三维建模软件简介 | 第14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相关器件的设计或选型 | 第14-18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相关器件的初步建模 | 第18-21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整体结构初步建模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检测镜头的设计 | 第23-49页 |
·设计软件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ZEMAX光学设计软件 | 第23页 |
·AutoCAD结构设计软件 | 第23页 |
·TracePro光学仿真软件 | 第23-24页 |
·光学设计理论 | 第24-28页 |
·远心光学系统 | 第24-25页 |
·初级像差与孔径、视场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·景深 | 第27-28页 |
·光学系统设计指标 | 第28-29页 |
·初始结构的选取与优化设计 | 第29-33页 |
·初始结构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初始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30-33页 |
·光学系统分析与评价 | 第33-39页 |
·可加工性能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成像质量评价 | 第34-37页 |
·鬼像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容差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光学系统基本结构设计 | 第39-47页 |
·光学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39-41页 |
·光学系统装配图 | 第41页 |
·光学零件图的绘制 | 第41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机械连接系统的结构设计 | 第49-65页 |
·样品器的结构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设计要点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样品器的结构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检测镜头调焦机构的设计 | 第51-55页 |
·设计目的 | 第51页 |
·设计指标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结构选型 | 第52页 |
·调焦机构的设计 | 第52页 |
·调焦机构的参数计算 | 第52-55页 |
·固紧机构的设计 | 第55-61页 |
·调焦机构的固紧 | 第55-56页 |
·检测镜头的固紧 | 第56-59页 |
·竖直支撑板的固紧 | 第59-61页 |
·平面平台的固紧 | 第61页 |
·材料选择 | 第61-62页 |
·微弱光信号检测系统最终模型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总结 | 第65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65-66页 |
·进一步工作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