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刑事诉讼中的秘密监控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序言 | 第8-9页 |
1 秘密监控概述 | 第9-14页 |
·秘密监控的概念 | 第10页 |
·秘密监控类型化界定 | 第10-11页 |
·对谈话、通讯等对外联系方式进行的监控 | 第10-11页 |
·对活动进行的监控 | 第11页 |
·对物品进行的监控 | 第11页 |
·秘密监控的本质 | 第11-14页 |
·秘密监控的功效性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秘密监控的负面效应 | 第12-14页 |
2 域外秘密监控法规的借鉴 | 第14-21页 |
·英美法系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14-18页 |
·英国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14-16页 |
·美国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16-18页 |
·大陆法系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18-21页 |
·德国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18-20页 |
·日本的秘密监控制度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秘密监控的现状与问题 | 第21-24页 |
·立法现状及对新刑诉有关规定的评价 | 第21-23页 |
·原有规定的情况 | 第21-22页 |
·新刑诉增加的规定 | 第22-23页 |
·实践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秘密监控启动缺乏制约 | 第23页 |
·秘密监控运行缺乏监督 | 第23页 |
·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 | 第23-24页 |
4 我国秘密监控制度的完善 | 第24-36页 |
·秘密监控规范化的必要性 | 第24-26页 |
·打击犯罪的需要 | 第24页 |
·人权保障的要求 | 第24-25页 |
·侦查程序法治化的要求 | 第25-26页 |
·秘密监控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| 第26页 |
·建立秘密监控的授权审批机制 | 第26-32页 |
·适用原则 | 第26-28页 |
·适用种类 | 第28-30页 |
·授权主体 | 第30-31页 |
·适用范围 | 第31-32页 |
·细化执行中的程序性要求 | 第32-34页 |
·秘密监控的期限 | 第32-33页 |
·秘密监控的记录保存 | 第33页 |
·事后告知 | 第33-34页 |
·明确秘密监控侵权的救济途径 | 第34-36页 |
·赋予侦查对象异议权 | 第34页 |
·赋予辩方抗辩权 | 第34-35页 |
·获得赔偿权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