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军事论文

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绪论第11-23页
 一、选题缘由第11-12页
  (一) 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第11页
  (二) 我国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亟待完善第11-12页
  (三) 退役军人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2页
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第12-13页
  (二) 实践意义第13页
 三、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(一) 军人第13-14页
  (二) 退役军人第14页
  (三) 教育援助第14-15页
 四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9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情况第15-17页
   1. 关于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2.关于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执行机构方面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情况第17-19页
 五、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-21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9-20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六、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1-23页
  (一) 重点第21页
  (二) 难点第21页
  (三) 创新之处第21-23页
第一章 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相关法案的历史沿革第23-33页
 一、萌芽时期(1918 年——1950 年左右)第23-26页
  (一)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第23-24页
  (二) 二战前后第24-26页
 二、发展时期(1950 年——1983 年)第26-29页
  (一) 1950 年颁布的《朝鲜战争军人权利法案》第26-27页
  (二) 1966 年的《越南战争军人权利法案》第27-29页
 三、完善时期(1984 年——至今)第29-33页
  (一) 《1984 年退役军人教育援助法案》第29-30页
  (二) 1991 年的《海湾战争补充授权和参战人员利益法案》第30页
  (三) 2001 年的《2001 年退役军人教育与利益扩大法》第30-31页
  (四) 2008 年的《911 战后退役军人教育援助法案》第31-33页
第二章 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实施第33-43页
 一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必要性第33-35页
  (一) 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稳定第33页
  (二) 促进社会的发展第33-35页
  (三) 保障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第35页
 二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执行机构第35-38页
  (一) 美国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第35-36页
  (二) 国防部第36页
  (三) 劳工部第36-37页
  (四) 教育部第37页
  (五) 其他非政府组织第37-38页
 三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形式和内容第38-43页
  (一) 学位课程第38-40页
  (二) 补习性课程与职业培训课程第40-41页
  (三) 学徒制或在职培训第41页
  (四) 其他形式第41-43页
第三章 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特色、影响及趋势第43-49页
 一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特色第43-45页
  (一) 法律完备、规范实施第43-44页
  (二) 国家重视、部门协调第44页
  (三) 内容丰富、门类众多第44-45页
 二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(一) 维护了国家政权和社会的稳定第45-46页
  (二) 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第46页
 三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趋势第46-49页
  (一) 注重“可持续性发展”第46-47页
  (二) 国际化合作第47-49页
第四章 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的问题与对策第49-53页
 一、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存在的问题第49-50页
  (一) 教育援助的津贴与社会发展的不一致第49页
  (二) 相关福利的缩水第49-50页
  (三) 专业退役军人顾问的匮乏第50页
 二、对策第50-53页
  (一) 调整教育援助基金的比率第50页
  (二) 保障其他的福利待遇第50-51页
  (三) 完善高校退役军人教育的体系第51-53页
第五章 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对我国的启示第53-61页
 一、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53-54页
 二、我国出台教育援助政策的可行性第54-55页
  (一) 财政实力增强第54页
  (二) 退役军人学历层次大幅提高第54页
  (三) 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第54-55页
 三、建立我国退役军人的教育援助体系的构想第55-61页
  (一) 成立专门的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机构第55-56页
  (二)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56-57页
  (三) 构建教育援助体系第57-61页
附录 A第61-63页
附录 B Servicemen's Readjustment Act (1944)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3页
 (一) 中文文献第65-69页
  1. 著作类第65-66页
  2. 期刊论文类第66-67页
  3. 学位论文类第67-68页
  4. 其他类第68-69页
 (二) 外文文献第69-73页
后记第73-7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县区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机制研究
下一篇: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对接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