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对接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0-16页
 一、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文献综述第11-14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
 三、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4-15页
 四、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二章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6-24页
 一、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(一) 乡镇行政管理第16-17页
  (二) 村民自治第17-18页
 二、理论依据第18-24页
  (一) 社会治理理论第18-20页
  (二) 民主政治理论第20-21页
  (三) 人民主权理论第21-22页
  (四) 利益博弈理论第22-24页
第三章 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对接的必要性分析第24-32页
 一、影响因素第24-27页
  (一) 结构因素第24页
  (二) 机制因素第24-25页
  (三) 功能因素第25-26页
  (四) 文化因素第26-27页
 二、现实意义第27-29页
  (一) 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第28页
  (二) 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第28页
  (三)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第28-29页
 三、发展趋向第29-32页
第四章 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对接的问题剖析第32-42页
 一、存在问题第32-36页
  (一) 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脱节第33-34页
  (二) 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错位第34-35页
  (三) 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扭曲第35-36页
 二、原因分析第36-42页
  (一) 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第36-39页
  (二) 相关管理体制影响第39-40页
  (三) 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第40页
  (四) 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第40-42页
第五章 实现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对接的对策第42-50页
 一、健全法律制度体系第42-44页
  (一) 健全村民自治法律第42-43页
  (二) 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第43-44页
 二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第44-46页
  (一) 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第44-45页
  (二) 变革农村财政投入机制第45-46页
 三、拓宽利益流通渠道第46-47页
  (一) 限制乡政自我利益的过度扩张第46页
  (二) 大力强化村治监督权的影响力第46-47页
 四、推进经济文化建设第47-50页
  (一)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第47-48页
  (二) 提高干群基本素质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研究
下一篇: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