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一、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一般理论第12-20页
 (一) 刑事被害人的内涵第12-14页
  1. 被害人的概念第12-13页
  2. 被害人的特征第13页
  3. 被害人的分类第13-14页
 (二) 刑事被害人的权利第14-17页
  1. 世界被害人学学会的见解第14-15页
  2. 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学理分析第15-17页
 (三) 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必要性第17-20页
  1. 彰显人权理念第17页
  2. 维护社会安定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7-18页
  3. 有利于全社会同犯罪作斗争第18页
  4. 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第18-19页
  5. 国际法律相互协作的的需要第19-20页
二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第20-28页
 (一) 美国第20-21页
 (二) 英国第21页
 (三) 德国第21-22页
 (四) 法国第22-23页
 (五) 日本第23-25页
 (六) 我国香港地区第25页
 (七) 我国台湾地区第25页
 (八) 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比较第25-28页
三、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第28-38页
 (一) 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历史演变第28-30页
  1. 古代法律制度的概况第28-29页
  2. 近现代对被害人权利救济的认识第29-30页
 (二) 现行法的规定第30-31页
 (三) 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第31-38页
  1. 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-35页
  2. 问题之成因第35-38页
四、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38-51页
 (一) 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8-40页
  1. 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国家责任基础第38-39页
  2. 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宪法基础第39-40页
 (二) 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新理念第40-42页
  1. 法体系化的刑事被害人保护的新理念第41页
  2. 注重加害人和被害人平衡保护的新理念第41-42页
  3. 确保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实效性第42页
  4. 保护措施的事后救济功能与第二次被害防止功能的新理念第42页
 (三) 建立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第42-48页
  1. 对国家补偿制度的一般界定第43页
  2. 国家补偿的对象和条件第43-44页
  3. 国家补偿的标准第44-45页
  4. 经费来源第45-46页
  5. 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程序的具体建议第46-48页
 (四) 建立刑事被害人的社会支援体系第48-51页
  1. 我国目前刑事被害人社会支援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第48-49页
  2. 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支援活动的展开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后记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执行回转
下一篇:刑事再审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