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事侦查中的采样性检查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 刑事侦查中的采样性检查概述 | 第10-17页 |
(一) 采样性检查的涵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采样性检查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 对犯罪嫌疑人的采样和对第三人的采样 | 第11页 |
2. 侵入式采样和非侵入式采样 | 第11-12页 |
3. 追诉性采样和预防性采样检查 | 第12页 |
(三) 采样性检查与相关侦查措施的比较 | 第12-14页 |
1. 与人身搜查之比较 | 第12-13页 |
2. 与鉴定之比较 | 第13-14页 |
(四) 采样性检查的法律性质 | 第14-17页 |
二、 西方主要国家的采样性检查法律制度 | 第17-26页 |
(一) 美国 | 第17-20页 |
(二) 英国 | 第20-22页 |
(三) 德国 | 第22-24页 |
(四) 日本 | 第24-26页 |
三、 采样性检查所面临的问题 | 第26-30页 |
(一) 采样性检查与人格认定之间的冲突 | 第26-27页 |
(二) 采样性检查与清白认定之间的冲突 | 第27-28页 |
(三) 采样性检查与具体人格权利之间的冲突 | 第28-30页 |
1. 与身体权、健康权、生命权之间的冲突 | 第28页 |
2. 与人身自由权的冲突 | 第28-29页 |
3. 与隐私权的冲突 | 第29-30页 |
四、 我国采样性检查制度之构建 | 第30-44页 |
(一) 构建所应遵循的原则 | 第30-35页 |
1. 法律保留原则 | 第30-31页 |
2. 司法审查原则 | 第31-33页 |
3. 比例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 救济原则 | 第34-35页 |
(二) 构建的具体内容 | 第35-42页 |
1. 对犯罪嫌疑人的采样性检查 | 第36-37页 |
2. 对第三人的采样性检查 | 第37-40页 |
3. 执行规范 | 第40-42页 |
(三) 救济原则 | 第42-44页 |
1. 程序性制裁 | 第42-43页 |
2. 实体性制裁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