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1页 |
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·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复合材料层压板冲击损伤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工作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含损伤层压板表面应变有限元仿真 | 第21-37页 |
·有限元显式低速冲击模拟 | 第21-25页 |
·动力学显式计算稳定性 | 第21-22页 |
·准静态加载过程 | 第22-24页 |
·数据传递与重启动 | 第24-25页 |
·有限元建模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层间粘合力模拟 | 第25-26页 |
·面内失效准则及材料刚度退化 | 第26-27页 |
·有限元建模 | 第27-29页 |
·冲击损伤模拟 | 第29-32页 |
·准静态压痕模拟 | 第29-30页 |
·冲击损伤与静压痕损伤对比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损伤程度模拟 | 第31-32页 |
·含冲击损伤层压板受面内载荷下表面应变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压缩载荷下表面应变分析 | 第33页 |
·拉伸载荷下表面应变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剪切载荷下表面应变分析 | 第34页 |
·应变突变判断标准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基于局部屈曲的分层损伤检测 | 第37-52页 |
·层压板分层屈曲预测方法简介 | 第37页 |
·层压板分层屈曲应变预测方法 | 第37-42页 |
·非对称层压板轴向刚度、弯曲刚度公式推导 | 第38-40页 |
·分层屈曲机理与临界应变预测 | 第40-42页 |
·含分层损伤层压板屈曲有限元模拟 | 第42-50页 |
·有限元模拟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单分层参数对局部屈曲行为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多分层参数对局部屈曲行为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有限元仿真结果与理论预测值对比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性原理的全场应变测量软件开发 | 第52-71页 |
·图像相关性原理 | 第52-54页 |
·软件开发环境及软件执行流程 | 第54-55页 |
·软件功能与实现方法 | 第55-64页 |
·格式转换 | 第56页 |
·图像预处理 | 第56-57页 |
·网格划分 | 第57-60页 |
·图像相关性计算 | 第60-62页 |
·校准功能 | 第62-63页 |
·数据后处理 | 第63-64页 |
·“一键处理”功能 | 第64页 |
·软件测试及软件参数影响 | 第64-70页 |
·软件测试 | 第64-66页 |
·软件参数影响 | 第66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基于表面应变突变的层压板损伤检测 | 第71-86页 |
·软件标定实验与精度对比 | 第71-75页 |
·软件标定实验设备及试件制备 | 第71-72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精度对比 | 第72-75页 |
·含冲击损伤层压板拉伸载荷下全场应变测量 | 第75-80页 |
·实验设备及试件制备 | 第75-76页 |
·拉伸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应变计算参数对实验结果影响分析 | 第78-80页 |
·含冲击损伤层压板压缩载荷下全场应变测量 | 第80-85页 |
·实验设备及试件 | 第80-82页 |
·压缩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82-84页 |
·影响检测结果因素的分析 | 第84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·总结 | 第86-87页 |
·展望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