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客流疏散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4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7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| 第11-14页 |
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 | 第14-26页 |
·客流需求 | 第14-19页 |
·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指标 | 第14-15页 |
·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预测 | 第17-19页 |
·运输能力 | 第19-25页 |
·通过能力 | 第19-23页 |
·输送能力 | 第23-24页 |
·运输能力的加强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公交应急接驳的启动阀值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隶属函数的确定 | 第28-30页 |
·常用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运能差值的隶属函数 | 第29-30页 |
·发生时段的隶属函数 | 第30页 |
·公交应急接驳的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0-33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公交应急接驳的模糊综合评判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地铁应急导向标识系统 | 第34-46页 |
·导向标识的设计原则 | 第34页 |
·导向标识的分类 | 第34-36页 |
·导向标识系统的形态要素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导向标识设计的平面形态 | 第36-37页 |
·导向标识设计的环境空间形态 | 第37-38页 |
·应急情况下导向标识的形态要素 | 第38页 |
·语音、电子及多媒体导向技术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·正常情况下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·应急情况下的应用 | 第39页 |
·应急情况下的导向标识设计 | 第39页 |
·案例 | 第39-45页 |
·新街口站概况 | 第39-41页 |
·现状调研 | 第41-43页 |
·现状分析与总结 | 第43-44页 |
·应急情况下的导标设计建议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公交应急接驳 | 第46-55页 |
·公交应急接驳的方式 | 第46页 |
·公交应急接驳的执行流程 | 第46-47页 |
·建模思路 | 第47-49页 |
·利用加权V图划分公交应急接驳责任区 | 第49-51页 |
·Voronoi图概述 | 第49-50页 |
·加权Voronoi图的应急责任区划分模型 | 第50页 |
·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算法 | 第50-51页 |
·公交应急接驳的实例应用 | 第51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6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55页 |
·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