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研究--基于对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的调查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目录第9-12页
引论第12-28页
 一、 研究缘起第12-15页
  (一) 基于情感的教育力量第12-14页
  (二) 基于当今时代的现实反思第14-15页
  (三) 基于作者对教师职业抱有的美好情怀第15页
 二、 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第15-16页
  (二) 实践意义第16页
 三、 文献综述第16-23页
  (一) 关于教师情感理论的研究第17-18页
  (二) 关于教师职业情感与教育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(三) 关于教师职业情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第20-22页
  (四) 关于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研究第22-23页
 四、 研究方法第23-26页
  (一) 理论研究第24页
  (二) 实证研究第24-26页
 五、 创新之点第26-28页
  (一) 可能创新第26页
  (二) 努力空间第26-28页
第一章 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的理论解读第28-55页
 一、 职业情感的概念释义第28-38页
  (一) 何谓“情感”第28-34页
  (二) “职业情感”的内涵第34-36页
  (三) 教师职业情感的内涵第36-38页
 二、 教师职业情感的主要特征第38-41页
  (一) 教师职业情感与一般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第38页
  (二) “教师职业情感”与“教师情感”的区别与联系第38-40页
  (三) 对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认同:教师职业情感投入的基础第40-41页
 三、 教师职业情感的内在互动与外在表象第41-48页
  (一) 教师职业情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互动第41-46页
  (二) 教师职业情感的外在表象第46-48页
 四、 教师职业情感的主要功能与价值意蕴第48-55页
  (一) 教师职业情感的主要功能第48-52页
  (二) 教师职业情感的价值意蕴第52-55页
第二章 实习教师职业情感调查与分析第55-70页
 一、 调查对象第55页
 二、 问卷设计第55页
 三、 数据分析第55-64页
  (一) 信度分析第56页
  (二) 百分比分析第56-64页
 四、 调查结果分析第64-70页
  (一) 实习教师职业情感状况的现实困惑第64-67页
  (二) 师范生职业情感培育思考第67-70页
第三章 在职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现状调查与分析第70-99页
 一、 调查对象第70页
 二、 问卷设计第70页
 三、 数据分析第70-96页
  (一) 被试者基本结构第70-72页
  (二) 信度分析第72页
  (三) 因子分析第72-76页
  (四) 方差分析第76-82页
  (五) 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检验第82-96页
 四、 调查结果分析第96-99页
  (一) 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现状的现实困惑第96-97页
  (二) 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现状的现实思考第97-99页
第四章 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实践对策第99-112页
 一、 构筑多维支撑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社会基础第99-104页
  (一) 物质待遇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经济保障第99-101页
  (二) 职业声望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社会引领第101-102页
  (三) 教师培训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组织支持第102-104页
 二、 强化个体建设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核心保障第104-108页
  (一) 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第104-105页
  (二) 提高职业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第105-107页
  (三) 融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07页
  (四) 统整教育行动与反思第107-108页
 三、 树立“软”管理理念:教师职业情感培育的软环境效应第108-112页
  (一) 生活化关怀:温暖教师的职业氛围第108页
  (二) 情感性激励:点燃教师内心的职业热情第108-109页
  (三) 人文化管理:促进教师的内在发展第109-112页
结语第112-116页
参考文献第116-123页
附件第123-128页
后记第128-130页
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适应学习系统支持模型与实现机制研究
下一篇: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“路线图”的构建与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