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9-43页 |
·DNA 简介 | 第20-23页 |
·DNA 的组成 | 第20-21页 |
·DNA 的结构 | 第21-22页 |
·DNA 的变性与复性 | 第22-23页 |
·逻辑门 | 第23-24页 |
·核酸内切酶 | 第24-26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简介 | 第24-25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作用 | 第25-26页 |
·酶切分析应用 | 第26页 |
·适体 | 第26-28页 |
·适体简介 | 第26-27页 |
·适体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化学发光分析(CL) | 第28-31页 |
·化学分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| 第28-29页 |
·化学发光分析的常见体系 | 第29-31页 |
·荧光分析法(FL) | 第31-34页 |
·肿瘤细胞 | 第34-37页 |
·细胞的基础知识 | 第34-35页 |
·适体用于肿瘤细胞检测 | 第35-37页 |
·电泳简介 | 第37-39页 |
·概述 | 第37页 |
·技术原理 | 第37-38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38-39页 |
·RNA 连接酶 | 第39-41页 |
·课题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 | 第41-43页 |
第二章 基于信号放大的 DNA 化学发光逻辑门的研究 | 第43-60页 |
摘要 | 第43-44页 |
·引言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9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45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巯基 DNA 的前处理与修饰 | 第47-48页 |
·链 G1/G2 与输入信号 I1、I2、I3 链的杂交反应 | 第48-49页 |
·化学发光检测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8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49-52页 |
·反应条件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·不同进样方式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54-55页 |
·线性范围 | 第55-56页 |
·各 I1、I2、I3 链存在不同情况下测信号 | 第56-57页 |
·“与”门(AND)逻辑操作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三章 级联循环放大荧光 DNA“或”门的研究 | 第60-78页 |
摘要 | 第60-61页 |
·引言 | 第61-6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2-68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62-6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4-68页 |
·磁珠的洗涤与 DNA 修饰 | 第64-65页 |
·链 G1/G2 与 I1、I2、I3 的杂交 | 第65页 |
·DNA 荧光检测 | 第65-66页 |
·DNA 电泳表征 | 第66-6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7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68-71页 |
·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71-73页 |
·检测的线性范围 | 第73-74页 |
·“或”门操作 | 第74-75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75-77页 |
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四章 利用 RNA 自身催化能力检测肿瘤细胞的研究 | 第78-102页 |
摘要 | 第78页 |
·引言 | 第78-8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2-90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82-84页 |
·荧光实验方法 | 第84-87页 |
·磁珠的洗涤与 DNA 修饰 | 第84-85页 |
·细胞与适体结合取代 S2 | 第85页 |
·加入荧光基团修饰的 S3 | 第85-86页 |
·荧光检测 | 第86-87页 |
·化学发光实验方法 | 第87-89页 |
·磁珠的洗涤与 DNA 修饰 | 第87-88页 |
·细胞与适体结合取代 S2 | 第88页 |
·加入磁珠修饰了的 DNA S1’ | 第88-89页 |
·化学发光检测 | 第89页 |
·癌细胞的培养 | 第89-9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0-101页 |
·实验原理 | 第90-92页 |
·反应条件对化学发光的影响 | 第92-96页 |
·luminol 浓度的选择 | 第92-93页 |
·H_2O_2浓度的选择 | 第93-94页 |
·缓冲溶液 pH 值的选择 | 第94-95页 |
·细胞与适体反应时间的选择 | 第95-96页 |
·用荧光做 S2 的单独实验 | 第96-97页 |
·用化学发光做 S2 单独实验 | 第97-98页 |
·荧光法测细胞 | 第98-100页 |
·化学发光法测细胞 | 第100-101页 |
·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02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18-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