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| ·粗糙集理论 | 第13页 |
| ·交易费用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·资源基础理论 | 第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23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8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8-2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3-2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| 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| 第2章 研发联盟投资绩效分析 | 第26-40页 |
| ·研发联盟及其特点 | 第26-31页 |
| ·联盟的分类及研发联盟的涵义 | 第26-28页 |
| ·研发联盟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| ·研发联盟的形式 | 第29-31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的环境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绩效及影响因素 | 第35-39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绩效的涵义 | 第35-36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3章 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0-45页 |
| ·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40-41页 |
| ·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1页 |
| ·指标内涵与测算方法 | 第41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的粗糙集法 | 第45-56页 |
| ·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5-49页 |
| ·常用联盟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| 第45-47页 |
| ·粗糙集法评价联盟投资绩效的优势 | 第47-49页 |
| ·粗糙集法进行投资绩效评价的流程 | 第49-50页 |
| ·基于粗糙集的投资绩效评价模型 | 第50-55页 |
| ·数据无量纲化 | 第50-51页 |
| ·数据离散化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·指标约简方法 | 第52-54页 |
| ·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5章 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| 第56-71页 |
| ·软件产业发展特点 | 第56-57页 |
| ·用友微软研发联盟投资的概况 | 第57-59页 |
| ·用友软件公司介绍 | 第57-58页 |
| ·用友微软研发联盟背景及投资状况 | 第58-59页 |
| ·用友微软研发联盟投资绩效评价 | 第59-65页 |
| ·原始数据获取 | 第59-60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60-64页 |
| ·确定权重 | 第64页 |
| ·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| 第64-65页 |
| 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提升研发联盟投资绩效的策略 | 第66-70页 |
| ·投资资源匹配策略 | 第66-67页 |
| ·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| 第67-68页 |
| ·知识管理策略 | 第68-69页 |
| ·投资风险规避策略 | 第69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结论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