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 A公司薪酬设计的基础理论 | 第12-29页 |
| ·薪酬设计的基础理论 | 第12-19页 |
| ·工资决定理论 | 第12-16页 |
| ·激励理论 | 第16-19页 |
| ·薪酬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| ·薪酬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·激励功能 | 第20页 |
| ·保障功能 | 第20页 |
| ·调节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·增值功能 | 第21页 |
| ·影响薪酬的因素 | 第21-23页 |
| ·外部因素 | 第21-22页 |
| ·内部因素 | 第22-23页 |
| ·薪酬的基本形式 | 第23-27页 |
| ·年薪制 | 第23-24页 |
| ·结构工资制 | 第24-25页 |
| ·提成工资制 | 第25-26页 |
| ·固定工作制 | 第26页 |
| ·计件工资制 | 第26页 |
| ·协议工资制 | 第26-27页 |
| ·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27-29页 |
| ·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| 第27页 |
| ·激励性原则 | 第27页 |
| ·竞争性与薪酬成本最低化原则 | 第27-28页 |
| ·合法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A公司薪酬体系现状评价 | 第29-38页 |
| ·A公司概况 | 第29-30页 |
| ·A公司组织结构图 | 第30-31页 |
| ·A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| 第31-34页 |
| ·固定工资制 | 第31-33页 |
| ·提成工资制 | 第33页 |
| ·考核工资制 | 第33-34页 |
| ·A公司薪酬体系评价 | 第34-38页 |
| ·基础工作薄弱 | 第34-35页 |
| ·固定工资制简评 | 第35-36页 |
| ·考核工资制简评 | 第36页 |
| ·缺乏配套的工资晋级制度 | 第36-37页 |
| ·工资中未能反映出学历优势 | 第37-38页 |
| 第四章 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 | 第38-49页 |
| ·职能管理部门结构工资制 | 第38-46页 |
| ·结构工资制设计的基本思路 | 第38-39页 |
| ·A公司结构工资制设计步骤 | 第39-46页 |
| ·考核工资制 | 第46-48页 |
| ·提成工资制 | 第48页 |
| ·A公司薪资晋级(降级)管理办法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A公司新旧薪酬体系运行评估和总结 | 第49-53页 |
| ·A公司新旧薪酬体系的对比 | 第49-50页 |
| ·A公司员工对新的薪酬体系的评价 | 第50-51页 |
| ·关于考核工资制的评价 | 第50-51页 |
| ·关于提成工资制的评估 | 第51页 |
| ·结构工资制的评价 | 第51页 |
| ·A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总结 | 第51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附录1: A公司薪酬调查问卷 | 第57-59页 |
| 附录2: A公司员工薪资晋级(降级)管理试行办法 | 第59-63页 |
| 附录3: A公司组织结构图 | 第63-64页 |
| 附录4: A公司目前的工资曲线与市场的工资曲线对比图 | 第64-65页 |
| 附录5: A公司原来的工资曲线、市场的工资曲线、新的工资曲线对比图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