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37页 |
| 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| 第12-18页 |
| ·概念 | 第12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2-13页 |
| ·细胞全能性 | 第12-13页 |
| ·植物激素对基因的活化 | 第13页 |
| ·发展简史 | 第13-14页 |
| ·应用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| ·在种质资源保护 | 第16-17页 |
| ·遗传、生理、生化和病理学研究 | 第17页 |
| ·快速繁殖 | 第17-18页 |
| 2 兰科植物种子培养研究进展 | 第18-28页 |
| ·兰科植物分布和中国兰科植物利用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分布 | 第18-19页 |
| ·形态特征 | 第19页 |
| ·中国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我国兰科植物利用现状 | 第20页 |
| ·影响我国兰科植物研究的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·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| 第21-22页 |
| ·温室种植保存 | 第21页 |
| ·冷冻保存 | 第21页 |
| ·低温贮存 | 第21-22页 |
| ·兰科植物人工栽培发展方向 | 第22页 |
| ·利用兰科植物种子进行大规模繁殖 | 第22页 |
| ·兰科植物共生真菌在栽培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| ·兰科植物种子离体萌发技术 | 第22-23页 |
| ·共生萌发法 | 第22-23页 |
| ·非共生萌发法 | 第23页 |
| ·影响兰科植物种子离体培养的因素 | 第23-28页 |
| ·预处理 | 第23-24页 |
| ·培养条件 | 第24页 |
| ·培养基中的湿度 | 第24-25页 |
| ·氮源 | 第25页 |
| ·总离子浓度和蔗糖浓度 | 第25页 |
| ·活性碳 | 第25-26页 |
| ·有机添加物 | 第26页 |
| ·植物生长调节剂 | 第26-28页 |
| 3 中药山慈菇的研究进展 | 第28-32页 |
| ·本草考证 | 第28页 |
| ·种质资源 | 第28-29页 |
| ·兰科的毛慈菇类 | 第28页 |
| ·百合科植物类 | 第28-29页 |
| ·防己科植物类 | 第29页 |
| ·天南星科植物类 | 第29页 |
| ·马兜铃科植物类 | 第29页 |
| ·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| 第29页 |
| ·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种植 | 第29-30页 |
| ·生物学特征 | 第29-30页 |
| ·栽培种植 | 第30页 |
| ·组织培养现状 | 第30-32页 |
| 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2页 |
| 5 参考文献 | 第32-37页 |
| 第2章 山慈姑(独蒜兰)球茎的快速繁殖 | 第37-44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培养基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| ·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条件 | 第38页 |
| ·材料处理 | 第38-39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花梗和侧芽外植体的诱导 | 第39页 |
| ·球茎外植体的诱导 | 第39页 |
| ·激素对山慈姑球茎外植体脱分化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激素对原球茎诱导出芽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生根 | 第41页 |
| ·移栽 | 第41页 |
| 3 讨论 | 第41-42页 |
| 4 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| 第3章 山慈姑(独蒜兰)的种子培养 | 第44-55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5页 |
| ·材料处理 | 第45页 |
| ·培养条件 | 第45页 |
| 2 实验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激素配比对培养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蔗糖浓度对培养的影响 | 第46页 |
| ·不同培养基状态的影响 | 第46页 |
| ·活性炭对外植体生长分化的影响 | 第46页 |
| ·种子萌发率的计算标准 | 第46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2页 |
| ·不同激素配比对山慈菇种子诱导出芽和原球茎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| ·2,4-D对山慈菇种子诱导原球茎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6-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山慈菇诱导出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2,4-D和6-BA激素组合对山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2,4-D和KT激素组合对山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原球茎的生长发育与试管苗移栽 | 第50-51页 |
| ·原球茎的生长发育 | 第50页 |
| ·丛生芽的增殖 | 第50页 |
| ·壮苗 | 第50页 |
| ·试管苗移栽 | 第50-51页 |
| ·蔗糖浓度对山慈菇种子诱导原球茎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不同培养基状态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·活性炭对外植体生长分化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5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附一 | 第56-57页 |
| 附二 | 第57-58页 |
| 缩略表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攻读硕士阶段的科研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