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外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--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言 | 第10-13页 |
·写作的重要性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2 写作教学的问题和现状 | 第13-23页 |
·教师教的现状 | 第13页 |
·学生学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| 第14-16页 |
·词汇方面的问题 | 第14页 |
·句子方面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段落方面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学生写作中常见的衔接失误 | 第16-20页 |
·照应失误 | 第16-18页 |
·替代失误 | 第18页 |
·省略失误 | 第18-19页 |
·连接词失误 | 第19-20页 |
·词汇衔接 | 第20-23页 |
·词的搭配 | 第20-21页 |
·词的复现 | 第21页 |
·上下义词 | 第21-22页 |
·反义词及同义词 | 第22-23页 |
3 文献综述 | 第23-27页 |
·社会认知理论 | 第23页 |
·支架理论 | 第23页 |
·语域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体裁分析理论 | 第24页 |
·图式理论 | 第24页 |
·语言输出假设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研究 | 第25-27页 |
4 衔接理论框架 | 第27-33页 |
·语法手段 | 第27-28页 |
·照应 | 第27页 |
·替代 | 第27-28页 |
·省略 | 第28页 |
·连接词 | 第28-30页 |
·详述 | 第28-29页 |
·延伸 | 第29页 |
·增强 | 第29-30页 |
·词汇衔接 | 第30-31页 |
·词的同现和复现 | 第30-31页 |
·上下义词 | 第31页 |
·反义词及同义词 | 第31页 |
·平行结构 | 第31-33页 |
5 研究设计 | 第33-35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33页 |
·本研究的参与者 | 第33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33-35页 |
·学生情况调查阶段 | 第33页 |
·研究实施过程阶段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效果的评价 | 第34-35页 |
6 实验研究过程 | 第35-45页 |
·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调查问卷 | 第35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35-38页 |
·访谈 | 第38-39页 |
·研究实施过程 | 第39-44页 |
·实施阶段一: | 第39页 |
·实施阶段二: | 第39-43页 |
·实施阶段三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44-45页 |
7 结论与思考 | 第45-49页 |
·结论 | 第45页 |
·思考 | 第45-49页 |
·原因和对策 | 第45-47页 |
·对未来写作教学的设想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1.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51-52页 |
附录2 | 第52-54页 |
附录3 | 第54-55页 |
附录4 | 第55-57页 |
附录5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