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·创新点与不足第13-14页
第二章 理论基础第14-29页
   ·概念的界定与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公民社会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公民参与第16-17页
   ·理论介绍第17-29页
     ·公民社会理论第17-27页
     ·公民治理理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公民参与的理论依据第28-29页
第三章 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分析第29-39页
   ·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公民参与的主体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公民参与的形式和途径第30-32页
   ·我国公民参与的历史与现状第32-35页
     ·我国公民参与的发展历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第33-35页
   ·制约我国公民有序参与的原因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,公民参与呈现利益导向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政治权力高度集中,公民参与的范围和渠道受到压缩第36页
     ·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,主体意识受到压抑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法制环境有待完善,公民参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第37-39页
第四章 国外公民社会中公共事务治理经验借鉴第39-49页
   ·公民社会的问题领域第39-43页
     ·工会团体的互动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环保社团的互动第40-43页
   ·公民社会的模式第43-47页
     ·西欧的紧密共生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东亚的政党主导模式第45-47页
   ·西方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变迁第47页
     ·政党、公民社会与中国的协商民主第47-49页
第五章 完善我国公民社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分析第49-56页
   ·完善公民的参与制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的听证制度第50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的民意调查制度第51页
   ·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培养公民参与的意识,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参与文化第52页
   ·完善公民社会建设,为公民参与提供良好的社会组织载体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民间组织的法律体系第53页
     ·明晰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第53页
     ·鼓励、支持建立各种形式的民间组织的发展第53-54页
   ·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在公民参与中的推动作用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加强媒体的监督功能,发挥其信息平台的作用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发挥大众传媒在提高公民参与素养教育方面的强大功能第55-56页
结论第56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基层公务员服务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提升途径研究
下一篇:浅析西安慧灵如何做好家长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