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3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
 (二) 文献综述第9-12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第9-10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第10-12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2-13页
一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第13-24页
 (一) 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理念解读第13-16页
  1. 政府信息的概念解读第13-14页
  2. 政府信息公开概念解读第14-16页
 (二) 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要点分析第16-20页
  1. 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“公开”含义第16页
  2. 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第16-17页
  3. 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依据第17-20页
 (三) 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价值第20-24页
  1. 是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第20-21页
  2. 是实现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第21-22页
  3. 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第22页
  4. 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2-24页
二、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考察第24-34页
 (一) 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设立概况第24-31页
  1. 瑞典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24-26页
  2. 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26-28页
  3. 英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28-29页
  4. 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29-31页
 (二) 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特点第31-34页
  1. 知情权理念贯穿始终第31页
  2. 电子政府的广泛推行第31页
  3. 公开为原则、不公开为例外第31-32页
  4. 采取不同的立法模式第32-34页
三、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沿革与现状第34-45页
 (一) 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历史回顾第34-36页
  1. 初步萌芽时期第34页
  2. 逐步探索和发展时期第34-35页
  3. 制度化时期第35-36页
 (二) 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第36-45页
  1. 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体系结构第36-42页
  2. 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所取得成绩第42-45页
四、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问题第45-63页
 (一) 观念问题第45-46页
  1. 官员“官本位”思想第45-46页
  2. 民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缺乏思想认识第46页
 (二) 行政知情权内容规定不明确第46-47页
 (三) 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第47-49页
  1. 信息公开方式存在的问题第47-49页
  2. 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成本高第49页
  3. 政府网站建设不完备第49页
 (四) 保障机制不健全第49-52页
  1. 监督机制奏效难第49-50页
  2. 信息公开救济机制不完善第50-51页
  3. 政府信息公开的保障机制实践仍待发展第51-52页
 (五) 相关制度存在问题第52-60页
  1. 我国现行保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53-56页
  2. 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保护之间的问题第56-58页
  3. 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与档案管理制度的问题第58-60页
 (六) 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不明第60-61页
 (七) 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界定不清晰第61-63页
五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建议第63-76页
 (一) 转变执法者与公众观念第63页
 (二) 明确规定知情权第63-64页
 (三) 重视建设,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第64-66页
  1. 拓宽申请主体范围及信息供给渠道第64-65页
  2. 降低申请公开的成本第65页
  3. 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第65-66页
 (四) 规范保障制度第66-68页
  1. 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委员会制度第66-67页
  2. 建立“屏蔽审查”制度第67页
  3. 引入国家赔偿机制并完善考核评议机制第67-68页
 (五) 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配套制度第68-74页
  1. 完善保密制度第68-71页
  2. 制定《个人隐私保护法》第71-73页
  3. 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第73-74页
 (六) 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第74-75页
 (七) 明晰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第75-76页
结语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3页
附录: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南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论信访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的衔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