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理论论文--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--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--财务管理、成本管理论文

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文章结构第15页
   ·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重点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难点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创新性第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局限性第16-17页
第二章 应收账款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分析第17-24页
   ·应收账款的概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·应收账款对工业企业的有利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增加企业销售,增强本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第19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减少企业产品库存,降低经营风险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产品质量第20页
   ·应收账款对工业企业的不利影响第20-24页
     ·过多的应收账款不利于优化企业现金流第20页
     ·可能虚增企业经营成果,不利于企业评价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增加企业的资金占有,增大经营成本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,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第23-24页
第三章 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4-28页
   ·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,我国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4页
   ·市场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信用机制第24-25页
   ·企业内部有关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第25页
     ·企业对应收账款追收考核机制不科学第25页
     ·企业对销售业务的激励考核制度不全面第25-26页
   ·企业内部各级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第26页
   ·财务力量薄弱,对应收账款分析及跟踪的力度不够第26-27页
   ·在日常工作中对应收帐款管理的力度不到位第27页
   ·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创新方而较少第27-28页
第四章 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解决措施第28-40页
   ·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措施第28-37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事前控制管理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事中控制管理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事后控制管理第34-37页
   ·先进的应收账款管理措施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保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第38页
     ·债权与股权互转第38-40页
第五章 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研究—以广西WZ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第40-49页
   ·广西WZ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·WZ公司的应收账款变动状况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WZ公司2010年前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公司内部各级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第42页
     ·公司内部有关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第42页
     ·财务力量薄弱,对应收账款分析及跟踪的力度不够第42页
     ·在日常工作中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力度不到位第42页
     ·应收账款管理的信息技术落后,管理水平有所折扣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创新方面较少第43页
   ·WZ公司2010年对其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第43-49页
     ·公司内部各级人员重视,强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第43页
     ·建立赊销授信管理制度,实行规范管理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做好信用的考察和评估工作第45页
     ·规范销售合同管理,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加强日常应收账款管理的力度,落实应收账款催收措施第46页
     ·加强应收账款分析及跟踪的力度,完善财务的监督职能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加强赊销方面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第47页
     ·加强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创新方面的工作第47-49页
结束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
下一篇:GN供电局中层管理人员培养与任用管理改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