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论文写作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| 第22-36页 |
·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情况和绩效水平 | 第22-26页 |
·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规模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水平 | 第24-26页 |
·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6-32页 |
·基础评价指标 | 第26-27页 |
·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三种经典指标的评析 | 第28-29页 |
·多因素绩效评估模型 | 第29-32页 |
·我国应用绩效评价方法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基于 RAROC 的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| 第36-48页 |
·指标选取 | 第36-37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37-43页 |
·收益率计算方法的选取 | 第37-38页 |
·β值的估计和传统指标的计算 | 第38页 |
·正态分布的拟合和检验 | 第38-40页 |
·历史模拟法计算 VAR | 第40-41页 |
·VAR 计算结果的回测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RAROC 指标的计算 | 第42页 |
·等级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步骤 | 第43-44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44-46页 |
·样本数据选择 | 第44-45页 |
·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市场基准组合的确定 | 第46页 |
·数据来源说明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| 第48-72页 |
·收益率分布拟合与 VAR 的计算 | 第48-57页 |
·正态分布的拟合和检验 | 第48-51页 |
·历史模拟法测量 VAR | 第51-55页 |
·VAR 的回测 | 第55-57页 |
·样本基金的传统指标评价 | 第57-62页 |
·基准收益率和无风险利率的计算结果 | 第57页 |
·β值的估计 | 第57-59页 |
·传统指标的计算 | 第59-62页 |
·基于 RAROC 指标的基金绩效评价 | 第62-64页 |
·传统指标与 RAROC 的对比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实证结论与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基金的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指标的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RAROC 指标和晨星(MORNINGSTAR)评级对比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5章 RAROC 应用于我国基金绩效评价的建议 | 第72-75页 |
·对投资者的建议 | 第72页 |
·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建议 | 第72-73页 |
·对基金监管的建议 | 第73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附录 | 第80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