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--空气动力学论文--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--进气道论文

匹配飞行器柱形前体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2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 内乘波式进气道基本流场特性研究第24-35页
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基本流场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·入口气流偏转角对基本流场的影响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流动特征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性能参数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出口马赫数对基本流场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·流动特征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性能参数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·来流马赫数对基本流场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流动特征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性能参数分析第32页
   ·用于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的流场参数选取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5页
第三章 匹配飞行器柱形前体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第35-52页
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方法介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设计条件与基本流场选择第36页
     ·与飞行器圆柱形前体匹配的进气道进、出口截面形状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无粘三维造型第37页
     ·粘性修正与肩部光顺第37-38页
   ·匹配飞行器柱形前体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状态计算第38-41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第40-41页
   ·入口气流偏转角对进气道设计状态的影响第41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入口气流偏转角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·不同入口气流偏转角进气道出口性能第45-46页
   ·设计出口马赫数对进气道设计状态的影响第46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设计出口马赫数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设计出口马赫数进气道出口性能第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2页
第四章 匹配飞行器柱形前体的内乘波式进气道起动性能研究第52-82页
   ·低马赫数起动性能的影响因素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影响因素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与来流条件第53-54页
   ·低马赫数不起动时的典型流动特征第54-60页
     ·进气道设计方案 1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方案 1 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·方案 1 进气道出口性能第59-60页
   ·溢流口位置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 ·进气道设计方案 2第60页
     ·方案 2 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方案 2 进气道出口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·模块数量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·进气道设计方案 3第63页
     ·方案 3 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方案 3 进气道出口性能第65-66页
   ·入口气流偏转角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第66-74页
     ·进气道设计方案 4、5 系列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方案 4、5 系列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67-72页
     ·方案 4、5 系列进气道出口性能第72-74页
   ·设计出口马赫数对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第74-78页
     ·进气道设计方案 6 系列第74页
     ·方案 6 系列进气道流动特征分析第74-77页
     ·方案 6 系列进气道出口性能第77-78页
   ·关于内乘波式进气道起动问题的分析探讨第78-81页
   ·小结第81-82页
第五章 匹配飞行器柱形前体的内乘波式进气道反压特性研究第82-98页
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第82-88页
     ·反压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设计第84-86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与来流条件第86-88页
   ·反压状态下的流动特征分析第88-95页
     ·二维吻切平面流动特征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三维流场特征分析第89-93页
     ·沿程参数分析第93-95页
   ·内乘波式进气道反压状态性能分析第95-96页
   ·小结第96-98页
第六章 结束语第98-101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·展望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非线性系统的相干共振和振动共振行为研究
下一篇:不同结构导向器对涡轮叶间补燃室性能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