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1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6-1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36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9-21页 |
·制冷系统仿真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1-26页 |
·面向制冷系统匹配设计的稳态仿真技术 | 第21-23页 |
·面向制冷系统控制设计的动态仿真技术 | 第23-25页 |
·面向大系统设计与控制的综合仿真技术 | 第25页 |
·从仿真模拟到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学 | 第25-26页 |
·稳健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概述 | 第26-33页 |
·稳健设计的基本原理 | 第26-30页 |
·国内外稳健设计的发展 | 第30-31页 |
·稳健设计在热工程中的应用 | 第31-33页 |
·本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工作 | 第33-36页 |
第二章 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原理 | 第36-54页 |
·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的提出 | 第36-39页 |
·基于仿真的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的实现 | 第39-48页 |
·影响因子分析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稳健参数优化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设计能力分析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| 第45-47页 |
·参数容差优化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稳健设计对制冷系统仿真模型的要求 | 第48-53页 |
·合理选择模型边界条件 | 第48-50页 |
·合理确定质量特性 | 第50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三章 风冷冷风制冷系统仿真模型与实验验证 | 第54-82页 |
·风冷翅片管换热器三维仿真模型 | 第54-63页 |
·建模策略 | 第54-55页 |
·微元模型 | 第55-58页 |
·模型算法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验证 | 第61-63页 |
·基于效率损失的压缩机神经网络模型 | 第63-69页 |
·神经网络的结构 | 第64-67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67-69页 |
·毛细管和短管无量纲神经网络模型 | 第69-75页 |
·数据样本 | 第70-71页 |
·神经网络的结构 | 第71-73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73-75页 |
·风冷冷风制冷系统模型及其验证 | 第75-81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75-77页 |
·系统算法 | 第77-78页 |
·实验验证 | 第78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四章 基于仿真的风冷翅片管换热器稳健设计方法 | 第82-106页 |
·换热器离散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| 第82-87页 |
·换热器连续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| 第87-97页 |
·影响因子分析 | 第87-92页 |
·设计参数的稳健设计 | 第92-97页 |
·换热器质量指标的预测与改进 | 第97-101页 |
·换热器性能的均值和分布 | 第97-98页 |
·换热器质量改进方案的讨论 | 第98-101页 |
·换热器稳健设计方法可靠性验证 | 第101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风冷冷风制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 | 第106-132页 |
·系统参数的稳健设计 | 第106-112页 |
·系统质量指标的预测与改进 | 第112-117页 |
·系统性能的均值和分布 | 第112-115页 |
·系统质量改进方案 | 第115-117页 |
·系统各部件容差设计与优化 | 第117-127页 |
·系统稳健设计方法可靠性验证 | 第127-1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2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32-136页 |
·本文总结 | 第132-133页 |
·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3-134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34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52页 |
致谢 | 第152-1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3-156页 |
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