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和不足 | 第16-17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理论 | 第17-24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·林产品 | 第17页 |
·林产品贸易 | 第17-18页 |
·风险 | 第18-19页 |
·国际贸易风险 | 第19-20页 |
·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·比较优势论 | 第20页 |
·要素禀赋论 | 第20-21页 |
·风险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现状 | 第24-28页 |
·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中国林产品贸易的特征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问题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国际林产品贸易环境复杂 | 第28页 |
·林产品贸易风险预警机制效率低下 | 第28-29页 |
·林产品贸易企业缺乏风险的内部控制意识 | 第29页 |
·林业风险管理主体缺乏抗击风险的能力 | 第29页 |
·缺乏一套完善的林产品贸易风险管理体系 | 第29页 |
·我国林产品贸易信息与发达国家信息不对称 | 第29-30页 |
·木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1-44页 |
·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1-37页 |
·国家风险 | 第31-32页 |
·法律法规的风险 | 第32-35页 |
·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 | 第35-37页 |
·中观因素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汇率风险 | 第37-38页 |
·价格风险 | 第38-40页 |
·微观因素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合同风险 | 第40-41页 |
·结算风险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| 第44-53页 |
·林产品贸易风险预警指标构建的原则 | 第44页 |
·林产品进出口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思路 | 第44页 |
·对外贸易风险预警预测分析系统结构 | 第44-47页 |
·预警的过程 | 第47页 |
·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预警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| 第47-51页 |
·BP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| 第47-48页 |
·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预警BP模型的建立 | 第48-50页 |
·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预警模型的训练与检验 | 第50-51页 |
·神经网络方法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评价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应对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| 第53-61页 |
·应对国家风险的策略 | 第53-56页 |
·加强国内森林资源的培育 | 第53页 |
·开发国际资源,开拓国际市场 | 第53-54页 |
·提高产品附加值,建立产业名牌,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| 第54页 |
·促进产业经营规模化 | 第54-55页 |
·提高行业协会的作用 | 第55页 |
·反对不合理的技术壁垒 | 第55页 |
·落实对林企业森林认证的要求 | 第55-56页 |
·汇率风险对策 | 第56-57页 |
·价格风险的应对策略 | 第57-58页 |
·合同风险对策 | 第58-59页 |
·结算风险应对策略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