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消弧线圈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发展动态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发展动态 | 第12-13页 |
·消弧线圈性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消弧线圈试验系统开发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模拟电网及其测试分析系统功能分析 | 第16-19页 |
·模拟各种接地故障功能 | 第16-17页 |
·试验数据采集功能 | 第17页 |
·试验数据分析功能 | 第17-18页 |
·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10KV 模拟电网的设计 | 第19-33页 |
·电网的主接线 | 第20-21页 |
·变压器的改造 | 第21页 |
·三相输电线的设计 | 第21-23页 |
·输电线模型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输电线参数计算 | 第22-23页 |
·模拟电网不平衡度的设计 | 第23页 |
·电压互感器的接线 | 第23-26页 |
·电流互感器的接线 | 第26-30页 |
·电网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低压主接线控制 | 第30-31页 |
·高压侧支路控制 | 第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分析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3-52页 |
·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| 第33-38页 |
·虚拟仪器的概念 | 第33-34页 |
·虚拟仪器的结构 | 第34-36页 |
·虚拟仪器的分类 | 第36-37页 |
·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分析测试系统组成方案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分析测试系统硬件控制总线 | 第39-42页 |
·互感器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·一级电力型互感器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·精密互感器的选择 | 第44页 |
·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数据采集设备 | 第46-51页 |
·数据采集卡的性能 | 第47页 |
·数据采集卡的接口 | 第47-48页 |
·数据采集卡的结构原理 | 第48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基于LABVIEW 的分析测试系统软件开发 | 第52-72页 |
·系统软件开发环境——LABVIEW | 第52-54页 |
·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软件总体结构 | 第54-55页 |
·多线程技术 | 第55-56页 |
·基于LABVIEW 的数据采集程序 | 第56-63页 |
·程序结构设计 | 第56-58页 |
·数据采集卡初始化模块 | 第58-60页 |
·数据读取模块 | 第60页 |
·数据显示模块 | 第60-61页 |
·数据保存模块 | 第61-63页 |
·基于LABVIEW 的数据分析程序 | 第63-71页 |
·程序结构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L abVIEW 与Matlab 混合编程 | 第64-65页 |
·读取和选择数据模块 | 第65-66页 |
·有效值和峰值计算模块 | 第66-67页 |
·谐波分析模块 | 第67-70页 |
·消弧线圈响应时间模块 | 第70-71页 |
·故障相电压恢复时间模块 | 第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| 第72-75页 |
·系统测量准确性验证 | 第72-73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