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法律规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导论第8-11页
 一、选题背景第8页
 二、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8-9页
 三、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9页
 四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9-11页
第一章 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及其交易的法律分析第11-17页
 第一节 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概述第11-13页
  一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定义和分类第11-12页
  二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第12-13页
 第二节 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本质分析第13-17页
  一、场外金融衍生品所蕴含的法律关系第13-14页
  二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合同的法律性质第14-15页
  三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风险分析第15-17页
第二章 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反思第17-23页
 第一节 我国投资者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投资衍生品案情分析第17-18页
 第二节 场外金融衍生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负面作用第18-20页
  一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大大扩大了资金运用的杠杆比率第18-19页
  二、资产证券化产品变相起到了影子银行的作用第19页
  三、信用衍生产品带来的是金融机构整体性信用危机第19-20页
 第三节 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亏损对我国金融业产生连锁影响第20-21页
  一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亏损影响到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实业发展第20-21页
  二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亏损影响到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第21页
 第四节 我国在开展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中所面临的内在缺陷第21-23页
  一、我国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差第21页
  二、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性强第21-22页
  三、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中风险披露不足第22页
  四、我国缺乏对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方面的监管法律和制度第22-23页
第三章 后金融危机时代对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法律及监管要求第23-33页
 第一节 我国机构投资者从事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的必要性第23-24页
  一、从事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是规避风险的现实需要第23-24页
  二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是争夺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的需要第24页
 第二节 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后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立法和监管实践第24-29页
  一、美国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法律监管体制第24-25页
  二、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的监管立法进程第25-27页
  三、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立法改革目标第27-28页
  四、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完善场外金融衍生品法律规制的启示第28-29页
 第三节 ISDA在推动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合法化发展中的作用第29-33页
  一、ISDA主协议在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中的地位第29-30页
  二、ISDA主协议文件的法律结构简析第30页
  三、ISDA主协议三项原则的重要性第30-31页
  四、ISDA主协议在中国的实践第31-33页
第四章 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场外市场法律规制的路径探索第33-43页
 第一节 中国关于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的法律规制现状第33-34页
  一、货币类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立法现状第33页
  二、债券类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立法现状第33页
  三、利率类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立法现状第33-34页
  四、资产证券化类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立法现状第34页
  五、股权类以及贵金属类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存在立法空白第34页
 第二节 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法律规制的立法缺陷第34-37页
  一、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的类型化分析第34-35页
  二、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法律规制的不足第35-37页
 第三节 我国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各环节的法律问题和立法对策第37-38页
  一、区分对待金融衍生场外交易主体第37页
  二、限定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可投资种类第37-38页
  三、规范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过程第38页
  四、构建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监管立法第38页
 第四节 建立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交易法律规制体系的建议第38-43页
  一、确立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合法地位第38-39页
  二、建立与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引导第39-40页
  三、推行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场外交易标准化合同文本第40-41页
  四、引导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国际化交易的健康发展第41-43页
结语第43-44页
注释第44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物业税立法问题研究
下一篇: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法律制度及实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