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几种观赏蕨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及繁殖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1 引言 | 第14-19页 |
·引种驯化 | 第14-17页 |
·引种驯化的定义 | 第14页 |
·引种驯化的简史 | 第14-16页 |
·引种驯化的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观赏蕨类的引种和筛选 | 第18页 |
·观赏蕨类繁殖技术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观赏蕨类的耐阴性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2 观赏蕨类的引种驯化和适应性研究 | 第19-24页 |
·引种驯化 | 第19-20页 |
·引种原则及方法 | 第19页 |
·栽培管理 | 第19-20页 |
·耐寒适应性试验 | 第2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2页 |
·成活率和生长情况 | 第20页 |
·耐寒适应性 | 第20-21页 |
·观赏特性 | 第21-22页 |
·讨论 | 第22-23页 |
·观赏蕨类的评价指标 | 第22页 |
·合肥地区观赏蕨类种类的筛选 | 第22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观赏蕨类的繁殖技术研究 | 第24-31页 |
·观赏蕨类的分株繁殖 | 第24页 |
·镰羽贯众的有性繁殖 | 第24-2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狗脊蕨的有性繁殖 | 第28-30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1页 |
4 观赏蕨类的耐阴性研究 | 第31-3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1-3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2页 |
·叶绿素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光合作用——光响应曲线的拟合 | 第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叶绿素a/b值 | 第33页 |
·观赏蕨类的光补偿点、光饱和点测定 | 第33-35页 |
·10种观赏蕨类耐阴性的排序 | 第35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7页 |
5 结论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