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书中的疑似甲金文借字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| 壹 引言 | 第8-12页 |
| 一、甲骨文、金文和女书的基本情况 | 第8-10页 |
| (一)、甲骨文、金文情况 | 第8-9页 |
| (二)、女书基本情况 | 第9-10页 |
| 二、本题目的学术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一)、文字学意义 | 第10页 |
| (二)、文化史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三)、民族学意义 | 第11页 |
| 三、本题目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贰 从地理位置看瑶族女书中甲骨文金文借字的可能性 | 第12-16页 |
| 一、女书与瑶族的关系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瑶族的族源及源头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瑶族女书与甲骨文金文接触的可能性 | 第15-16页 |
| 叁 女书中的疑似甲骨文借字研究 | 第16-35页 |
| 一、女书中的疑似甲骨文借字 | 第16-20页 |
| (一)、与甲骨文形近义同的女书 | 第16-19页 |
| (二)、与甲骨文形近义别的女书 | 第19-20页 |
| 二、疑似甲骨文借字在女书中的造字作用 | 第20-26页 |
| 三、疑似甲骨文借字的异化现象 | 第26-31页 |
| (一)、字符形体的异化 | 第26-27页 |
| (二)、字符语言功能的异化 | 第27-31页 |
| 四、甲骨文中疑似女书借字 | 第31-35页 |
| 肆 女书中的疑似金文借字研究 | 第35-43页 |
| 一、女书中的疑似金文借字 | 第35-37页 |
| 二、疑似金文借字在女书中的造字作用 | 第37-40页 |
| 三、金文借字的异化现象 | 第40-43页 |
| (一)、字符形体的异化 | 第40-41页 |
| (二)、字符语言功能的异化 | 第41-43页 |
| 伍 结语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