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电化学工作站的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2-15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电化学测试方法 | 第15-21页 |
| ·电化学基本知识 | 第15-16页 |
| ·电化学反应 | 第15页 |
| ·三电极体系 | 第15-16页 |
| ·电化学测试方法简述 | 第16页 |
| ·恒电位仪与恒电流仪 | 第16-19页 |
| ·循环伏安法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| 第3章 基于ARM7 的电化学工作站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21-29页 |
| ·电化学工作站的原理与性能指标 | 第21-24页 |
| ·电化学工作站的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1-22页 |
| ·下位机硬件的系统结构 | 第22-24页 |
| ·ARM7 微处理器LPC2210 介绍 | 第24页 |
| ·ARM7 控制板介绍 | 第24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4章 μC/OS-II 在 ARM7 控制板的移植 | 第29-42页 |
| ·移植的概念及条件 | 第29-30页 |
| ·移植的概念 | 第29页 |
| ·移植的条件 | 第29页 |
| ·移植的工作内容 | 第29-30页 |
| ·μC/OS-II 硬件/软件体系结构 | 第30页 |
| ·移植方案 | 第30-32页 |
| ·移植的具体过程 | 第32-38页 |
| ·编写OS CPU.H | 第32-34页 |
| ·编写OS_CPU_C.C 文件 | 第34-36页 |
| ·编写OS_CPU_A.S 文件 | 第36-38页 |
| ·启动代码 Bootloader 的编写 | 第38-41页 |
| ·启动代码的流程 | 第38-39页 |
| ·异常向量表的编写 | 第39-40页 |
| ·初始化堆栈 | 第40-41页 |
| ·移植代码调试过程 | 第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5章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| 第42-67页 |
| ·ARM 的调试方法和开发工具 | 第42-43页 |
| ·ARM 的调试方法 | 第42页 |
| ·ARM 的开发工具介绍 | 第42-43页 |
| ·实时多任务软件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| 第43-45页 |
| ·设计方法及步骤 | 第43-44页 |
| ·任务划分及其优先级设置规则 | 第44-45页 |
| ·任务间通信机制的选择 | 第45页 |
| ·系统多任务软件设计 | 第45-50页 |
| ·需求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任务划分 | 第47-48页 |
| ·各任务、中断之间的转换 | 第48-50页 |
| ·各任务、中断程序的编写 | 第50-62页 |
| ·主程序的编写 | 第50-51页 |
| ·任务的编写 | 第51-59页 |
| ·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 | 第59-62页 |
| ·程序中涉及到的算法 | 第62-64页 |
| ·交流阻抗算法 | 第62-63页 |
| ·AD 软件标定算法 | 第63-64页 |
| ·系统测试 | 第64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