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8页 |
| ·空间交会对接概述 | 第8-11页 |
| ·航天器的轨道控制概述 | 第11-13页 |
| ·空间交会对接半物理仿真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主要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系统建模分析 | 第15-23页 |
| ·引言 | 第15页 |
| ·交会对接中的坐标系 | 第15-18页 |
| ·地心惯性坐标系 | 第16页 |
| ·轨道平面坐标系 | 第16页 |
| ·卫星本体坐标系 | 第16-17页 |
| ·视线坐标系 | 第17-18页 |
| ·飞行器建模分析 | 第18-21页 |
| ·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 | 第18-19页 |
| ·姿态动力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| ·执行机构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3章 最终逼近段轨道控制方法 | 第23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3页 |
| ·相对运动方程 | 第23-24页 |
| ·最终逼近段制导律的设计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直线型制导律 | 第25-27页 |
| ·选择速度模型 | 第27-29页 |
| ·等速模型 | 第27-28页 |
| ·慢速型模型 | 第28-29页 |
| ·考虑安全性能的直线型制导律 | 第29-36页 |
| ·被动安全模式 | 第29-31页 |
| ·主动安全模式 | 第31-32页 |
| ·安全模式下的直线型制导律 | 第32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4章 数字仿真与分析 | 第37-52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数字仿真平台 | 第37-41页 |
| ·控制器的设计 | 第37页 |
| ·执行机构的选择 | 第37-38页 |
| ·变推力的工程实现 | 第38-39页 |
| ·连续力的PWPF的实现 | 第39-40页 |
| ·数字仿真平台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| ·数字仿真平台稳定性能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·数字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44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5章 半物理仿真与分析 | 第52-63页 |
| ·引言 | 第52页 |
| ·地面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| 第52-56页 |
| ·半物理仿真平台稳定性能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半物理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