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9页 |
·秘密共享体制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 | 第6-7页 |
·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| 第7-9页 |
第二章 基础知识 | 第9-15页 |
·公钥密码体制 | 第9-11页 |
·计算复杂性理论 | 第9-10页 |
·数学难题 | 第10-11页 |
·秘密共享体制的基本概念 | 第11页 |
·几种经典的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1-14页 |
·Shamir的(t,n)门限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1-12页 |
·Blakley的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2-13页 |
·Asmuth-Bloom(t,n)门限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3-14页 |
·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可验证秘密共享体制 | 第15-28页 |
·可验证秘密共享体制的发展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典型的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6-21页 |
·零知识证明协议 | 第16-17页 |
·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| 第17-21页 |
·一种非交换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| 第21-22页 |
·一种有成员加入的公开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案 | 第22-28页 |
第四章 动态秘密共享体制 | 第28-36页 |
·Amir Herzberg动态秘密共享体制的改进 | 第29-31页 |
·一种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动态秘密共享方案 | 第31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录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