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. 文献综述 | 第11-30页 |
·植物多酚 | 第11-13页 |
·植物多酚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植物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植物多酚的定性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植物多酚的定量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几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| 第17-23页 |
·柽柳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7-22页 |
·胡杨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| 第22页 |
·锦鸡儿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| 第22页 |
·芦苇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白桦的生长特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| 第23页 |
·柽柳抗早性研究进展 | 第23-26页 |
·干早胁迫对柽柳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干早胁迫对柽柳内源的激素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干早胁迫对柽柳膜系统保护酶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植物多酚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26-30页 |
·抵御植食性动物侵食的作用 | 第26页 |
·抵御病源微生物的作用 | 第26-27页 |
·植物的化感等生态作用 | 第27-28页 |
·环境保护方面絮凝剂材料的应用 | 第28-30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30-49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1-47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31-33页 |
·不同建群种植物体内多酚的分布研究 | 第33-37页 |
·不同建群种植物多酚4月和7月的变化情况比较 | 第37页 |
·柽柳中鞣质的类型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柽柳中植物多酚、植物长势和土壤含水率相互关系的研究 | 第38-47页 |
·实验流程图 | 第47-49页 |
3.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105页 |
·不同建群种植物体内多酚的分布研究 | 第49-54页 |
·不同建群种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| 第49页 |
·胡杨和柽柳体内多酚的分布研究 | 第49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页 |
·不同建群种植物多酚的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4-61页 |
·胡杨中植物多酚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4-56页 |
·柽柳中植物多酚的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6-58页 |
·锦鸡儿中植物多酚的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8-59页 |
·芦苇中植物多酚变化情况比较 | 第59-60页 |
·白桦中植物多酚变化情况比较 | 第60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页 |
·柽柳中鞣质的类型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多酚的类型检验 | 第61页 |
·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的判断 | 第61页 |
·多聚原花色素的结构表征 | 第61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页 |
·柽柳中植物多酚、植物长势和土壤含水率相互关系的研究 | 第65-105页 |
·多酚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| 第65-71页 |
·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| 第71-76页 |
·植物多酚、植物长势和土壤含水率相互关系的研究 | 第76-105页 |
·小结 | 第105页 |
4. 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附录 | 第107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