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2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对数学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、意义与思路 | 第10-12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思路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概述 | 第12-18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8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维果斯基的"最近发展区"理论 | 第15页 |
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5-18页 |
第3章 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构建 | 第18-28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中学案的编写 | 第18-20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中"学案"设计的指导思想 | 第18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中"学案"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中"学案"的编写原则 | 第19-20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的实施 | 第20-28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原则 | 第20-22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环节 | 第22-25页 |
·"学案导学"教学模式中的教师的"导学" | 第25-28页 |
第4章 教学实验 | 第28-32页 |
·实验的设计 | 第28页 |
·实验的过程 | 第28-29页 |
·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| 第29-32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32-36页 |
·观点总结 | 第32-33页 |
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| 第32页 |
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| 第32页 |
·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| 第32-33页 |
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| 第33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33-34页 |
·改进方向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附录 | 第38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