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新课程背景下初、高中几何教学衔接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1章 导论第8-18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第8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10-14页
     ·认知理论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建构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范希尔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我国几何教学的回顾与展望第16-18页
第2章 初、高中几何教学衔接的问题第18-30页
   ·《课程标准》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第18-24页
     ·义务教育《课程标准》“空间与图形”部分的要求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普通高中《课程标准》必修、选修几何部分的要求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初、高中《课程标准》几何部分要求上的差异和变化第22-24页
   ·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义务教育数学教材“空间与图形”部分的变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几何部分的变化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初、高中教材几何部分编写上的差异和变化第26-27页
   ·师生教与学的衔接问题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教师教法第28页
     ·学生学法第28-30页
第3章 初、高中几何教学衔接的对策及实施建议第30-40页
   ·教材的衔接与过渡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把握好初、高中教材内容上的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把握好初、高中教材编写上的特点第31页
     ·深入钻研,最优化组合初、高中教材第31-32页
   ·教法的衔接与过渡第32-35页
     ·优化课堂教学环节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强调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,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初高中教师互相理解,加强彼此间沟通第34页
     ·稳抓数学基础知识,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·学法的衔接与过渡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,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·把握好几何概念,明确几何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加强化归思维训练,培养转化能力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明确知识间的区别,培养推广能力第38-39页
   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初高中几何教学衔接第39-40页
第4章 总结与展望第40-42页
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第42-44页
致谢第44-4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乾县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
下一篇: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--以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