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象之美:《吕氏春秋》美学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《吕氏春秋》中的天人关系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《吕氏春秋》“法天地”的思维模式 | 第9-12页 |
1 对诸子百家天人之学的吸收融合 | 第9-11页 |
2 “法天地”的指导思想和宗旨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《吕氏春秋》中的四象之美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流观合化之美 | 第15-21页 |
第一节 气——天人沟通的物质基础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“气”范畴丰富深刻的含义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“类同相召,气同则合”——天人交感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美在精气流转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全性合生之美 | 第21-26页 |
第一节 尊生贵生的生本主义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体道合真,适情全性 | 第23-26页 |
第四章 明德合圣之美 | 第26-33页 |
第一节 人性达圣,天人合德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乐教之美 | 第28-33页 |
1 乐本于天道 | 第28-30页 |
2 乐教以成德 | 第30-33页 |
第五章 节文合序之美 | 第33-43页 |
第一节 以德治国,天人合序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明堂: 展现在人间的天象 | 第35-40页 |
1 明堂形式:与天象合一 | 第35-36页 |
2 明堂政治功能:天象与人事的沟通 | 第36-38页 |
3 明堂礼:礼文之美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“五德始终”说:自然与社会的同频共振 | 第40-4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后记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