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分析与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·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| 第9-10页 |
| ·斜拉桥的受力特点 | 第10页 |
| ·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 | 第10-12页 |
| ·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现状 | 第12页 |
| ·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事后控制法 | 第12-13页 |
| ·预测控制法 | 第13页 |
| ·自适应控制法 | 第13页 |
| ·最大宽容度法 | 第13页 |
| ·桥梁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有限元法在斜拉桥计算分析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方法 | 第16-29页 |
| ·正装计算法 | 第16-21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16页 |
| ·几何非线性分析 | 第16-18页 |
| ·材料非线性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·混凝土收缩、徐变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倒装计算法 | 第21-25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1-22页 |
| ·几何非线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混凝土收缩、徐变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无应力状态法 | 第25-26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5页 |
| ·实施步骤 | 第25-26页 |
| ·MIDAS程序简介 | 第26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斜拉桥施工阶段控制系统 | 第29-37页 |
| ·施工控制的内容 | 第29-35页 |
| ·结构变形控制 | 第29-32页 |
| ·结构应力控制 | 第32-35页 |
| ·结构稳定控制 | 第35页 |
| ·施工控制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索力控制与调整 | 第37-48页 |
| ·索力调整的必要性 | 第37页 |
| ·索力调整的原则 | 第37页 |
| ·索力施工控制理论 | 第37-39页 |
| ·引入状态空间的概念,从时间域进行研究 | 第37-38页 |
| ·动态最佳控制 | 第38-39页 |
| ·静态最优控制 | 第39页 |
| ·自适应和"自学习"系统 | 第39页 |
| ·常用的调控理论和技术 | 第39-44页 |
| ·垫板法 | 第39-41页 |
| ·多次张拉法 | 第41页 |
| ·设计参数识别、修正法 | 第41页 |
| ·初张力法 | 第41-43页 |
| ·灰色预测法 | 第43页 |
| ·卡尔曼滤波法 | 第43-44页 |
| ·索力的测定方法 | 第44-46页 |
| ·压力表测定法 | 第44-45页 |
| ·压力传感器测定法 | 第45页 |
| ·磁通量法 | 第45页 |
| ·频率法 | 第45-46页 |
| ·影响索力的因素 | 第46-47页 |
| ·主梁几何尺寸的误差 | 第46页 |
| ·主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异 | 第46页 |
| ·进行索力统测时的温度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五章 实桥施工控制 | 第48-55页 |
| ·工程背景 | 第48页 |
| ·初始平衡状态分析 | 第48-51页 |
| ·施工阶段分析 | 第51-54页 |
| 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5-56页 |
| ·结论 | 第55页 |
| ·展望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