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30页 |
·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构造特点 | 第13-20页 |
·整体构造 | 第13-14页 |
·主梁 | 第14-18页 |
·结构中的连接 | 第18-20页 |
·预应力束布置方式 | 第20页 |
·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施工 | 第20-22页 |
·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8页 |
·抗弯性能研究 | 第22-24页 |
·抗剪性能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抗扭性能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波纹钢腹板箱梁挠度计算方法 | 第28页 |
·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翼缘板有效分布宽度研究 | 第2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弯设计 | 第30-39页 |
·轴向受力特性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拟平截面假定理论 | 第33-34页 |
·翼缘有效分布宽度 | 第34-36页 |
·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 | 第36-38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36页 |
·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 | 第36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波纹钢腹板的抗剪承载力及剪切屈曲强度计算 | 第39-54页 |
·概述 | 第39页 |
·影响波纹钢腹板抗剪性能的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波纹钢腹板剪切刚度的计算 | 第40-41页 |
·波纹钢腹板剪应力验算方法 | 第41-43页 |
·腹板剪应力的计算 | 第41-42页 |
·腹板剪应力的验算 | 第42-43页 |
·波纹钢腹板的剪切屈曲强度计算方法 | 第43-52页 |
·局部屈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| 第43-47页 |
·整体屈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| 第47-51页 |
·相关屈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剪设计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抗扭验算 | 第54-62页 |
·概述 | 第54页 |
·波纹钢腹板箱梁等效截面 | 第54-56页 |
·扭转刚度计算 | 第56-57页 |
·箱梁约束扭转分析基本方法—乌氏第二理论 | 第57-60页 |
·单室箱梁的约束扭转纵向位移 | 第57-58页 |
·约束扭转正应力 | 第58-59页 |
·约束扭转剪应力 | 第59-60页 |
·扭转产生剪应力验算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变形计算 | 第62-66页 |
·考虑剪切变形时波纹钢腹板箱梁的弯曲挠度 | 第62-64页 |
·扭转变形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波纹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的连接部设计 | 第66-81页 |
·概述 | 第66页 |
·连接件的破坏形式及验算内容 | 第66-67页 |
·连接件的破坏形式 | 第66页 |
·连接件的验算内容 | 第66-67页 |
·各种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| 第67-73页 |
·嵌入式剪力连接件 | 第67-70页 |
·角钢剪力连接件 | 第70-71页 |
·Twin-PBL连接件 | 第71-72页 |
·S-PBL+栓钉连接件 | 第72-73页 |
·连接件的角隅弯矩计算 | 第73-80页 |
·嵌入式剪力连接件 | 第73-76页 |
·角钢剪力连接件 | 第76-77页 |
·Twin-PBL连接件 | 第77-78页 |
·S-PBL+栓钉连接 | 第78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七章 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实例 | 第81-99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81-82页 |
·主梁平面有限元分析 | 第82-92页 |
·有限元分析模型 | 第82页 |
·材料及截面特性 | 第82-83页 |
·主要计算荷载 | 第83页 |
·分析工况 | 第83页 |
·分析结果 | 第83-92页 |
·抗弯承载力验算 | 第92-94页 |
·中跨跨中抗弯承载力验算 | 第92页 |
·中跨支点处抗弯承载力验算 | 第92-93页 |
·边跨跨中抗弯承载力验算 | 第93-94页 |
·抗剪承载力验算 | 第94-96页 |
·中支点截面 | 第94-95页 |
·中跨L/4截面 | 第95页 |
·边跨钢腹板端部截面 | 第95-96页 |
·稳定性验算 | 第96-97页 |
·局部屈曲 | 第96-97页 |
·整体屈曲 | 第97页 |
·相关屈曲 | 第97页 |
·刚度验算 | 第97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99-101页 |
结论 | 第99-100页 |
展望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