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的研究
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·蓄电池在线监控系统的背景与发展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蓄电池性能参数及状态监测 | 第17-32页 |
·蓄电池概述 | 第17-20页 |
·各种蓄电池性能比较 | 第17-18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发展 | 第18页 |
·铅酸蓄电池化学原理 | 第18-20页 |
·铅酸蓄电池电特性与主要参数 | 第20-25页 |
·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| 第20-22页 |
·作电压 | 第22页 |
·充放电曲线 | 第22-24页 |
·蓄电池的内阻 | 第24页 |
·蓄电池的容量 | 第24-25页 |
·铅酸蓄电池失效模式及实时监控的必要性 | 第25-28页 |
·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机理 | 第25-26页 |
·蓄电池实时监控的必要性 | 第26-28页 |
·蓄电池运行状态监测 | 第28-31页 |
·电压测量 | 第28-30页 |
·电流测量 | 第30页 |
·温度测量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蓄电池内阻测量技术研究 | 第32-45页 |
·铅酸蓄电池内阻特性 | 第32-33页 |
·内阻测量方法研究 | 第33-36页 |
·不平衡电桥法 | 第33-34页 |
·直流放电法 | 第34页 |
·交流注入法 | 第34-36页 |
·内阻测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| 第36-41页 |
·前置放大电路 | 第37页 |
·滤波电路 | 第37-39页 |
·锁相放大电路 | 第39-40页 |
·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蓄电池剩余容量估算 | 第45-54页 |
·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及影响因素 | 第45-47页 |
·剩余容量 | 第45页 |
·影响剩余容量的因素 | 第45-47页 |
·剩余容量估算方法介绍 | 第47-49页 |
·开路电压法 | 第47页 |
·负载电压法 | 第47-48页 |
·阻抗法 | 第48页 |
·安时积分法 | 第48页 |
·神经网络法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神经网络的剩余容量估算 | 第49-53页 |
·神经网络 | 第49页 |
·径向基神经网络 | 第49-50页 |
·径向基函数学习过程 | 第50-51页 |
·算法与实现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蓄电池充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54-62页 |
·常用充电方法介绍 | 第54-55页 |
·恒流充电 | 第54页 |
·恒压充电 | 第54页 |
·恒压限流充电 | 第54-55页 |
·快速充电 | 第55页 |
·充电电路的设计 | 第55-60页 |
·UC3906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55-57页 |
·充电电路的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充电电路基本功能及性能 | 第58-60页 |
·保护电路 | 第60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