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初中名校长特征研究--以“齐鲁名校长”首批人选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一部分 导论 | 第11-14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三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(一) 初中名校长 | 第13-14页 |
(二) 特征 | 第14页 |
(三) “齐鲁名校长”工程 | 第14页 |
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 | 第14-24页 |
一、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(一) 国外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新界定 | 第14-16页 |
(二)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二、相关研究成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| 第22-23页 |
(一) 对“名校长工程”的启示 | 第22页 |
(二) 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 | 第22-23页 |
三、分析框架 | 第23-24页 |
第三部分 案例与分析 | 第24-44页 |
一、基础素质 | 第25-31页 |
(一) 身心素质 | 第25-27页 |
(二) 职业道德 | 第27-29页 |
(三) 专业知识 | 第29-30页 |
(四) 专业发展与自我发展能力 | 第30-31页 |
二、办学思想 | 第31-36页 |
(一) 改革和创新思想 | 第31-32页 |
(二) 科研兴校思想 | 第32-33页 |
(三) 品牌特色思想 | 第33-34页 |
(四) 教育服务意识 | 第34-35页 |
(五) 科学发展思想 | 第35-36页 |
三、管理能力 | 第36-44页 |
(一) 教学领导能力 | 第36-37页 |
(二) 教育科研与实践能力 | 第37-39页 |
(三) 校园文化建设能力 | 第39-40页 |
(四) 知人善任、培养人才能力 | 第40-41页 |
(五) 公共关系、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| 第41-42页 |
(六) 科学决策能力 | 第42-43页 |
(七) 人格魅力 | 第43-44页 |
第四部分 结论与讨论、建议 | 第44-49页 |
一、研究结论 | 第44-46页 |
(一) 专业知识水平的差距 | 第44页 |
(二) 改革创新能力不足 | 第44-45页 |
(三) 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| 第45页 |
(四) 榜样示范作用不明显 | 第45-46页 |
二、讨论与建议 | 第46-49页 |
(一) 关于提高校长培训工作质量的讨论 | 第46-47页 |
(二) 对校长自身成长的建议 | 第47-48页 |
(三) 论文的不足和对后继研究的建议 | 第48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