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语音识别的分类 | 第12页 |
| ·语音识别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| 第13-1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(HMM)的语音识别系统 | 第16-22页 |
| ·基本结构 | 第16页 |
| ·提取特征的选择 | 第16-17页 |
| ·识别方法的选择 | 第17-18页 |
| ·隐马尔可夫模型(HMM)概述 | 第18-22页 |
| ·HMM定义 | 第18页 |
| ·HMM的类型 | 第18-19页 |
| ·HMM的拓扑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·HMM状态数的选择 | 第20页 |
| ·HMM的三个基本问题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语音识别算法 | 第22-34页 |
| ·预处理的软件算法 | 第22-24页 |
| ·语音采集和量化 | 第22页 |
| ·预加重算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分帧加窗算法 | 第23-24页 |
| ·端点检测的软件算法 | 第24-28页 |
| ·基于短时能量或短时平均幅度的检测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平均过零率的检测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本文采用的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其他一些方法 | 第28页 |
| ·MFCC特征提取的软件算法 | 第28-30页 |
| ·矢量量化的软件算法 | 第30-31页 |
| ·HMM训练和识别算法 | 第31-34页 |
| ·训练—Baum-Welch算法 | 第31-33页 |
| ·识别—Viterbi算法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FPGA与数字处理算法设计 | 第34-49页 |
| ·FPGA简介及开发流程 | 第34-35页 |
| ·FPGA常用技巧 | 第35-37页 |
| ·查找表 | 第35页 |
| ·流水线 | 第35-36页 |
| ·状态机 | 第36-37页 |
| ·多时钟频率 | 第37页 |
| ·数字处理算法的FPGA设计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VLSI结构的设计方法 | 第37页 |
| ·硬件DSP的Matlab建模设计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IP核设计方法 | 第39页 |
| ·数字处理算法基础运算的FPGA设计与实现 | 第39-49页 |
| ·乘法运算 | 第39-41页 |
| ·对数运算 | 第41-45页 |
| ·快速傅立叶变换(FFT) | 第45-47页 |
| ·离散余弦变换(DCT) | 第47-49页 |
| 第五章 语音识别算法的FPGA实现 | 第49-85页 |
| ·预处理的硬件实现 | 第49-55页 |
| ·预加重的DSP Builder实现 | 第49-51页 |
| ·分帧的DSP Builder实现 | 第51-53页 |
| ·加窗的DSP Builder实现 | 第53-55页 |
| ·端点检测的硬件实现 | 第55-63页 |
| ·DSP Builder实现 | 第55-58页 |
| ·仿真 | 第58-59页 |
| ·测试 | 第59-63页 |
| ·MFCC特征提取的硬件设计 | 第63-75页 |
| ·快速傅立叶变换(FFT) | 第64-68页 |
| ·三角滤波器组 | 第68-70页 |
| ·取对数 | 第70-72页 |
| ·离散余弦变换(DCT) | 第72页 |
| ·三级流水加速 | 第72-73页 |
| ·仿真 | 第73页 |
| ·测试 | 第73-75页 |
| ·矢量量化的硬件设计 | 第75-78页 |
| ·硬件结构 | 第75-76页 |
| ·仿真 | 第76-77页 |
| ·测试 | 第77-78页 |
| ·Viterbi算法的硬件实现 | 第78-85页 |
| ·viterbi算法原始公式的改进 | 第78-80页 |
| ·改进公式后的硬件结构 | 第80-82页 |
| ·仿真 | 第82-83页 |
| ·测试 | 第83-85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| ·课题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·将来工作展望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