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| ·多波束测深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多波束测量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外多波束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多波束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 | 第16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多波束勘测原理与数据处理系统 | 第17-28页 |
| ·多波束系统测深原理及基本构成 | 第17-18页 |
| ·海底地形采样点的解算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多波束测量相关的坐标系统及转换 | 第18-19页 |
| ·解算深度及水平距离 | 第19-20页 |
| ·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技术 | 第20-23页 |
| ·多波束数据预处理 | 第21-23页 |
| ·水深数据成图处理 | 第23页 |
| ·图像处理 | 第23页 |
| ·原始多波束测量数据提取 | 第23-27页 |
| ·多波束原始数据结构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原始多波束数据的提取 | 第25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多波束辅助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| 第28-40页 |
| ·概述 | 第28页 |
| ·海洋测量中异常数据的判别处理方法 | 第28-32页 |
| ·误差的分类 | 第28-29页 |
| ·粗大误差判别准则 | 第29-31页 |
| ·判别准则的比较 | 第31-32页 |
| ·声速剖面误差及校正 | 第32-34页 |
| ·折射改正法 | 第32-33页 |
| ·几何改正法 | 第33-34页 |
| ·潮汐数据预处理 | 第34-35页 |
| ·定位数据预处理 | 第35-37页 |
| ·定位数据的检查和剔除 | 第35-36页 |
| ·定位数据优化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姿态数据预处理 | 第37-39页 |
| ·航偏角h 对多波束测量数据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·横摇r 对多波束测量数据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纵摇p 对多波束测量数据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动态吃水对多波束测量数据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深度数据编辑 | 第40-60页 |
| ·影响深度计算的误差源 | 第40-41页 |
| ·多波束深度数据的一般编辑原则 | 第41-42页 |
| ·深度数据的一般编辑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·交互式滤波 | 第42页 |
| ·自动滤波 | 第42-43页 |
| ·测深数据的空间处理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测线前进方向正投影 | 第43页 |
| ·正交测线方向侧投影 | 第43-44页 |
| ·垂直正投影 | 第44页 |
| ·中值滤波 | 第44-47页 |
| ·中值滤波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·滤波仿真 | 第45-47页 |
| ·趋势面滤波 | 第47-53页 |
| ·趋势面滤波模型 | 第47-49页 |
| ·滤波实现过程 | 第49页 |
| ·自动滤波阶次的选择 | 第49页 |
| ·性能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·基于抗差M 估计滤波 | 第53-59页 |
| ·M 估计原理 | 第53-55页 |
| ·基于抗差M 估计的多波束测深滤波模型 | 第55-56页 |
| ·滤波实践及分析 | 第56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五章 测量数据的合并处理 | 第60-73页 |
| ·测量数据的插值 | 第60-64页 |
| ·空间曲线插值 | 第60-61页 |
| ·空间点插值算法 | 第61-62页 |
| ·各种插值方法的比较总结 | 第62-64页 |
| ·数据的平滑 | 第64-66页 |
| ·最小二乘分段拟合 | 第64页 |
| ·自适应N 点加权平滑 | 第64-65页 |
| ·平滑仿真 | 第65-66页 |
| ·多波束测量数据合并处理 | 第66-69页 |
| ·波束脚印归位 | 第66-67页 |
| ·波束脚印地理坐标转换具体实现过程 | 第67-69页 |
| ·坐标系统转换 | 第69-70页 |
| ·高斯—克吕格投影 | 第69-70页 |
| ·坐标转换 | 第70页 |
| ·多波束勘测的精度评估 | 第70-72页 |
| ·国际海道测量标准 | 第70-71页 |
| ·深度数据质量统计评估 | 第71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六章 软件实现 | 第73-84页 |
| ·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软件平台 | 第73-74页 |
| ·预处理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| 第73-74页 |
| ·界面设计原则 | 第74页 |
| ·预处理软件设计思想及功能要求 | 第74-75页 |
| ·多波束测量数据预处理系统的设计 | 第75-83页 |
| ·总体设计 | 第75-77页 |
| ·数据提取部分的设计 | 第77-79页 |
| ·图形显示部分的设计 | 第79-81页 |
| ·深度数据编辑部分的设计 | 第81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