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活知识的本质和形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导论第9-14页
 一、问题的界定第10-13页
 二、研究的框架结构第13-14页
第一部分: 活知识的概念及特征第14-24页
 一、知识的概念第14-16页
  (一) 知识是理性认识的结果第14-15页
  (二) 知识既是探索过程又是认识结果第15-16页
 二、知识的分类第16-17页
 三、“活知识”的解读第17-19页
  (一) 活知识的本质第17-18页
  (二) 活知识的形成过程第18页
  (三) 活知识的功能第18-19页
 四、活知识的特征第19-24页
  (一) 书本知识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(二) 活知识的特征第21-24页
第二部分: 活知识在教育中的意义第24-31页
 一、活知识观照下知识教育的新转向第24-25页
  (一) 知识教育的新目标及两种实现路径。第24页
  (二) 活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强调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。第24页
  (三) 活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于主体。第24-25页
 二、活知识在人的一般发展中的地位第25-26页
 三、活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第26-28页
  (一) 理论意义:第26-27页
  (二) 实践意义:第27-28页
 四、活知识对培养未来社会人的意义第28-31页
第三部分: 个体活知识何以生成第31-41页
 一、个体活知识生成的可能性第31-35页
  (一) 书本知识与活知识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(二) 个体活知识形成的条件第32-35页
 二、个体活知识的生成第35-41页
  (一) 个体活知识形成的理论基础第35-36页
  (二) 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形成个体活知识第36-38页
  (三) 通过情境知识的学习形成个体活知识。第38-39页
  (四) 课堂教学中个体活知识的形成原则第39-41页
结束语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
下一篇:家兔心肌梗死后生长相关蛋白-43的表达及其与心脏交感神经重构的关系